“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 第170章 其实大明并不差

第170章 其实大明并不差(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EVA永恒的幸福与变革的明天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重生为鱼,十年成蛟,百年化龙! 天纵浪行之枪问 被女帝师父嫌弃的我,竟举世无敌 商业帝国:黑科技有亿点多 我,下山之后 我都元婴了,你说我没穿越?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软饭不软,闲婿不闲

后世不少人对大明感到遗憾,实则是为片面之论所惑。

细究明代史事便可得知,太祖朱元璋定鼎天下后,虽留下些许贻害百年的祖训,然后世继位之君,除朱祁镇那般昏聩者外,多非庸碌之辈。

除了大明战神那几个奇葩,即便是那二十载不上朝、潜心修道的嘉靖帝,亦始终紧握朝堂权柄,未曾有半分松懈。

大明之盛,不仅在于君主非昏,更在于人才辈出。

近者如于谦少保,忠肝义胆,辅国安邦之能堪称当世一等一。

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开创心学一脉、堪称人类最早心性之学的思想家,更兼上马能定边疆、下马能理朝政的全才,终其一生皆是大明的肱股之臣。

尚有张居正,于封建末世挺身而出,力推改革以续王朝国祚,其魄力与远见,后世鲜有能及。

只可惜,王朝运数自有终时,官场腐败、贪墨横行之弊,非一人之力可挽。

但这绝不意味着大明平庸,观四大名著,三部半皆成书于明代,仅此一端,便足以佐证其文化之盛、人才之茂。

这般文臣能士、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的时代,唯缺一双能尽数发掘他们的慧眼。

而苏河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唯一的缺憾。

华夏儿女的聪明才智,本就位居世界前列,只是许多人才常被埋没于市井之间。

苏河对明史虽有涉猎,却也仅识得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其余隐于民间的奇才,大多未能记起。

若非某次偶然听闻“陶成道”之名,他竟不知洪武年间,尚有这样一位木匠出身的顶尖能工巧匠。

经苏河一番解说,太子朱标眼中顿时闪过熠熠光芒,望向陶成道的目光满是赞许:

“没想到工部之中,竟藏着你这般奇才!若非苏兄提点,大明怕是要错失一次提振国力的良机了。”

彼时陶成道尚是工部小官,骤得太子称赞,心中激动难掩,连忙拱手躬身,语气恭敬却不失赤诚:

“太子殿下过誉了!能为大明尽绵薄之力,实乃小人毕生之幸。若非苏大人慧眼识珠,小人恐怕终其一生,都只能泯然于市井百姓之中,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

说罢,陶成道望向苏河的眼神里,满是由衷的敬佩。

正是苏河的出现,让他坚信自己的理想绝非空想。

早年他以木匠为业,某次意外中见识到火药的威力,便一心想通过改良炼制之法,造出威力更强的火药。

奈何彼时大明尚无系统的化学知识,他全无理论可循,只能凭一腔热忱埋头摸索。

便是这般毫无基础的境况,陶成道竟凭天赋与毅力,独力编撰出一部专著——《火箭书》。

此书后来更被后世科技强国的顶尖学者奉为圭臬,连钱学森先生与其导师,都对陶成道敬佩有加。

只因他用一生证明:华夏民族从不缺人才,更不缺敢为天下先的开创者。

也正因这份精神传承,后世才有那句激励亿万国人的呐喊:

“外国人能搞的,华夏人为什么不能搞?难道华夏人比他们矮一截吗!”

见陶成道仍有些局促,苏河便笑着为他勾勒出一幅远景:

“老陶,你也不必过谦。往后你的成就,说不定会远超于我。切记你的本领,潜心钻研火箭之术,造出更加强悍的兵器,助大明早日扬威天下。届时,千秋万代之后,无数子孙都会以你为榜样;你的名字,更会被供奉在大明研究院的中央,受历朝历代香火敬仰。”

陶成道本就对仕途毫无兴趣,只将科学钻研视作第二生命。

可即便他不重名利,听闻自己能凭研发之功名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一梦维艰 大唐秦公子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大宋闲医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三国大军湿家 话说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