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面,在得知戴笠的“木马”计划非但惨败,反而给张合送去了一支“德械师”的装备,和一条“西药生产线”时。光头再次摔碎了他最心爱的茶杯。
而戴笠本人,则在收到张合那份“吴铭仁病危,请速派专机来接,否则后果自负”的“友好”电报后,不得不亲自,乘坐着一架美军飞机,秘密飞往了太原。
在付出了“五百根金条”和“三个师”的美式装备(由美军援助,但从重庆的配额里划拨)的“医疗费”后,才将那个已经被“吓傻了”的吴铭仁,给“赎”了回去。
至于那个“美军观察组”。
麦克阿瑟准将,在“亲眼目睹”了冈村宁次的“残暴”(轰炸)和张合的“仁义”(开仓放粮)之后。
他向华盛顿,提交了一份长达上百页的、极具倾向性的“评估报告”。
报告的最后,他这样写道: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我们在华北的战略。重庆的军队,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封建官僚。而太原的这支力量,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不同,但他们拥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工业潜力和组织能力。他们,才是唯一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击败日本人的力量。”
“我建议,立刻停止对重庆方面无效的军事援助。转而,将所有的物资和技术,全部‘投资’给张合。这不是‘资敌’。这是在‘投资’一场,必将到来的胜利。”
……
1944年,春天。
当“巨浪”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海东青”战斗机和“玄武”突击炮的“量产”——在兵工厂那座由北平运来的“万吨水压机”的轰鸣声中,正式完成时。
张合,站在了“太行工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
在他的面前,是第一批毕业的、超过三千名的、由根据地自己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医生、飞行员和基层干部。
在他的身后,是那支已经扩编到了十万人、全员换装了“太行造”半自动步枪、装备了“玄武”和“铁流”、甚至拥有了自己“航空兵”的钢铁雄师!
他知道,积蓄力量的“寒冬”,已经过去。
“巨浪”,即将化为席卷整个大陆的“海啸”!
“同志们!”张合的声音,响彻云霄。
“冈村宁次,已经不足为虑。石原莞尔,也成了惊弓之鸟。”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了最后两个目标。”
他指向了地图上的,北平和天津。
“是时候,去收回那些,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了。”
“命令!”
“‘海啸’行动,正式开始!”
“全军……总攻!!”
北平的陷落,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太平洋,掀起的滔天巨浪,其冲击波甚至远远超出了张合最初的预估。
在西线,黄土高坡上。冈村宁次那支精疲力尽、粮草断绝的十万大军,在得知老巢被端、回援无望后,士气瞬间土崩瓦解。他们从一支“围猎”的精锐,彻底沦为了一群只想活命的溃兵。
赵刚的“幽灵军”摇身一变,从“诱饵”变成了“猎手”。他们不再伪装和骚扰,而是配合着从太原反向出击的数个地方主力团,对这支日军残部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分割和围剿。
黄土高原的沟壑,成了冈村宁次主力部队的坟场。
当冈村宁次本人,在十几个亲卫的拼死保护下,狼狈不堪地逃回保定的临时指挥部时,他带去西线的十万精锐,连同他所有的野战重炮和装甲力量,已然全军覆没。
这场被后世称为“乾坤反转”的“换家之战”,以独立旅完胜、冈村宁次主力被歼、北平易主而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