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的学校里,朗朗读书。
他要用一种最温和,却也最诛心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
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谁,才是真正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寻找出路。
在处理完这些内部事务后,张合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
“木马”事件,为他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战略平静期。冈村宁次在经历了“囚笼”和“腹泻”的双重打击后,再加上太平洋战场的爆发,日军大本营已经将战略重心南移,短期内,无力再对华北,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而重庆方面,在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惨败后,也暂时收敛了爪牙。
这,是独立旅发展的黄金时期。
张合召开了旅部扩大会议,提出了一个更加宏伟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
“同志们,”他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意气风发,“‘春雷’攻势,为我们打下了一片天。‘筑巢引凤’,为我们稳固了根基。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固巢’与‘强身’。”
“我宣布,根据地进入为期半年的‘全面建设期’。”
“军事上,‘精兵简政’。我们要的,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除了新组建的‘凤凰’特战旅,其他所有主力部队,都要进行优化整编,淘汰老弱,补充精壮,进行全员的、高强度的、系统化的军事训练。我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士兵,都成为以一当十的精锐。”
“工业上,‘军民融合’。我们的兵工厂,不能只生产武器。我要你们,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开始尝试生产我们自己的拖拉机,我们自己的柴油机,我们自己的化肥!战争,打的是钢铁,但根子,是农业,是经济。只有让我们的百姓,真正富裕起来,我们的根据地,才能真正地,坚如磐石。”
“教育上,‘百年树人’。扫盲班,要继续办。但我们还要更进一步。我要在太原,建立一所我们自己的、综合性的‘太行工业大学’!我们不仅要培养战士,我们还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工程师,我们自己的医生,我们自己的科学家!我们要为战后的新华夏,储备最宝贵的人才!”
张合的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颗巨石,激起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万丈豪情。
他们第一次发现,他们的领袖,所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眼前的这场战争。
他看到的,是战争之后,那片更加广阔的、属于这个民族的未来。
“凤凰”特战旅的训练基地,被设在了太行山最深处的一处绝密山谷里。
楚云飞,将他毕生所学,都倾注到了这支部队的身上。
训练,是地狱式的。
每一个队员,每天都要进行二十公里的负重越野,要在两分钟内,完成三百米的障碍跑,要能在任何姿势下,对五百米外的目标,进行精准射击。
他们学习的,不仅仅是杀人的技巧。
他们还要学习驾驶、爆破、通讯、医疗急救,甚至还要学习简单的外语和伪装侦察。
楚云飞的目标,是要将他们每一个人,都打造成一个能够独立作战、独当一面的“全能战士”。
那批德制武器,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MG34通用机枪,被他创造性地,组建成了“游猎火力小组”。一个小组三个人,一个机枪手,一个弹药手,一个观察手。他们可以像狙击手一样,进行远程的精确压制,也可以像突击队一样,进行近距离的火力扫荡。
MP40冲锋枪,则成了每一个队员的标准配置。配合他们学习的近身格斗术和室内突击战术,让他们在狭窄空间里的作战能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凤凰”特战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