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这帐算得不对
有山必有水,山水不分家。
阿卜山因此成为这一带最適合放牧的地方。
这里的雨水不如內地丰富,虽然能长草,但无法用来耕种,只能採用游牧的生存方式。
如今天灾。
周围的草地减少,能养活的牛羊减少了一半,需要更多的土地。
但是耕种番薯很合適。
水源足够,產量也高,生產条件方便。
王信可是知道,后世围著阿卜山一带地区,东边主要耕种红薯,西边更是马铃薯之都,官方认证的薯都。
大寧那边刚好用来推广番薯。
无论是番薯还是马铃薯,两种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要高於传统的农作物。
南方主要农作物水稻亩產可达两点五石,北方主要农作物小麦亩產可达一点五石,而马铃薯的亩產在三石到六石多,这还不是后世美国杂交后的马铃薯。
经过这些年的拉扯,王信认为关外应该具备了稳定下来的条件。
此次出关就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威胁,同时迎接即將抵达的新农作物,还有观望京城的局势。
这一带有几支农垦队。
每个农垦队的规模有百人左右。
男女都有,老人极少,没有十四岁以下的孩子。
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会被收入孩童军。
以前还有不少,不多都失败了,去往了別的地方。
几名百夫长忐忑的被请到王信面前。
王信问了几句农垦队的情况,几名百夫长结结巴巴的回答,越说越熟练。
“辛苦了。”
王信知道农垦队的日子很苦,没有虚情假意,直言道:“天灾人祸之下,我们只能自救,咱知道队员们不怕吃苦,只要给他们希望,看得到未来,不过也要体恤队员,不能让人到了熬不住的地步,把人活活逼死。“
几名百夫长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听著。
百夫长不是官府指定,也不是节度府任命,王信拍板,由队员们自行推选。
选出来的是谁就是谁。
负责队里的日常事务,以及和官府的打交道。
任期五年。
第三年重新选一次。
王信也知道许多所谓不好的一面。
这些不好的一面实际上是官府导致的。
黑社会杀人不犯法,老百姓骂人都要坐牢,黑社会当然猖狂,根子在黑社会
根子在官府不执法。
所以王信不怕地方上的强人为非作歹,垄断队里的推选之事。
“节度府正在谋划新的治安队,专门负责地方上的治安,一切违法的事都会被治安队查处,你们各队也有配合的责任,到时候谁犯了法,哪怕是你们自个,不但不会从轻发落,只有罪加一等。”
王信警告道。
“小民等不敢。”
几名百夫长嚇的差点跪下去。
王信扶起几人,但是对他们的话也没有全信。
有好人有坏人。
不分职业。
更没有哪个职业更高贵。
第二日。
王信亲自来到农垦队。
人们面黄肌瘦,显得眼睛大,身上的衣服大多宽鬆,看到节帅后,每个人脸上有或多或少的激动。
“上午饭吃了没有”
王信笑著问道。”回节帅,已经吃过了。“
“吃的是什么。”
“麵糊糊。”
“辛苦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