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书墙后露出个脑袋,朝着坐在不远处,姿态典雅端庄,正在喝着茶的窦氏道:“娘~这次我的态度还不够好吗?少抄几本呗?”
窦氏也不看他,放下茶杯,打量着手里的藤条,道:“自有不足,不谙谦逊,未明好学之道,却欲将责任推诿于虚妄。自有不足,不识雅意,未懂致歉之心,反而反唇相讥,狡辩不已。自有不足,不晓反省,未思己过之失,竟欲减轻其咎,心存侥倖。罪加一等,多抄一遍。”
公良稷刚扬起的讨好的嘴角立刻落了下来。
他娘有个爱好,就是看书。但看的并非公制的学书,而是由那些文人学子写出来的书。
那些人写书有个通病,他们喜欢将自己在学堂中所学到的话语,通过自己的一番理解和释义后,融入到自己所写的书里。
要真是前后含义大差不差就还好说,但有些书是写成了话本,未免一些百姓看不懂,那些公制学书中的话语被译成大白话后,含义就开始歪了。他是真怕他娘哪天学着学着就学歪了,关键是,他自己不好读书,也不知道她看的那些书里说的东西到底歪没歪。
“娘……您这话说得文邹邹的,就不能换个我能听懂的话来骂我吗?”
窦氏不软不硬地瞪了他一眼:“平日里给你找教书先生,你这不学那不听,前后气走了多少位先生了?现在跟我说,你连我的话都听不懂了?”
“这下听懂了!对对对,您就照着现在这样说!您上一句说的什么来着?再说一遍?”
“……”
窦氏将手中的茶杯往边上的桌子一放,站起身就往外走,语气非常坚决:“不知悔改,罪加三等,多抄三遍。”
公良稷:??
他娘这到底跟谁学的?怎么第一次开口只是多抄一遍,第二次就多抄三遍了?他说什么了就多了两条“罪名”?
公良稷在矮几旁重新坐好,微微颤抖的手慢悠悠地伸向笔架。
要抄祖训……要抄祖训!还要抄四遍!
【作者温馨提示:是五遍。】
所以说,自从当年他进了舞勺之年后,就非要随着亲爹北上不是没有理由的,就是为了避免待在府中动辄抄祖训的可怕惩罚。
娘也是心狠,对自己儿子罚那么重,我到底是不是她亲儿子啊……
不过好在这样的惩罚没有持续太久,在公良稷百般不愿的磨蹭下,五天才抄了三页时,哎,好消息来了!
公良稷的贴身小厮叶达,这一天喜出望外地从外面回来:“少爷!少爷!好消息啊!宫里的消息出来了!明天辰时初开始武考!”
书山顿时被人从后方推倒,公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