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该信号增强至当前五倍,阵法核心将出现共振偏移,可能导致正在接入的灵识受创。
这意味着,它不仅能被感知,还具备干扰高阶系统的潜力。
他调出防护协议,悄悄在共智阵底层植入一段隔离代码。一旦检测到类似频率入侵,立即切断外部连接通道,仅保留主控终端直连。这项操作未走审批流程,属于越权行为,但他没犹豫。
有些决定,必须由一个人先行承担。
时间悄然推进,距黎明尚有两刻。
他忽然察觉,波动节奏出现了细微变化。原本十二息一次,现在第十一次跳动提前了半息,第十二次又延后了一息。整体周期不变,但内部节拍产生了偏移。
他立刻调出过去三个时辰的数据对比。同样的偏差,在三小时前也出现过一次,持续不到半盏茶时间便恢复正常。
这次呢?
他屏息注视。
波动继续。
第十三次回归标准间隔,第十四次略微缩短,第十五次恢复正常。
这不是随机扰动。
这是测试。
它在试探系统的反应阈值,观察是否有回应,是否会被追踪。每一次微调,都是对环境的一次探查。
路明缓缓收紧手指。
他不能贸然切断信号,否则可能惊动背后之物;也不能放任其持续接触,谁知道下一次调整会不会触发连锁效应?
他悄悄启用了监察台备用频道,将“辰隙”的原始波形截取一段,导入一个封闭的推演沙盘。沙盘无联网功能,纯粹用于本地模拟。他输入几种可能的源头模型:远古封印松动、异界能量渗透、人造信标激活……
逐一排除。
都不匹配。
最后,他尝试加入“主动意识驱动”变量。
模型瞬间收敛。
匹配度达到八成以上。
他盯着屏幕,良久不动。
若这真是某种意识体在通过地脉传递信息,那它的目的为何?是求救?警告?还是……入侵前的铺垫?
他关闭沙盘,删除临时文件,只保留一份加密副本存入私人玉简。
然后,他再次看向地脉图谱。
波动仍在继续。
节奏恢复了十二息一次的规律。
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但他知道,那不是错觉。
它察觉到被监视了。
所以它停顿,观察,再重启,用最原始的方式确认环境是否安全。
就像猎手布网前,先投石问路。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左手依旧贴在阵盘上,右手却已移到监察台下方暗格,取出一枚从未登记过的黑色玉符。表面刻着断裂的环形纹路,是他早年从一处废弃祭坛带回的遗物,一直未能激活。
此刻,他将一丝灵息注入其中。
玉符微微震颤,竟与地脉波动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同频共振。
他眼神骤冷。
这件东西,从未对外展示过,连记录都不存在。而它,居然能与那信号产生共鸣。
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寻找的,本就是这类遗失之物。
或者……
本就是他。
他迅速收起玉符,重新归入暗格,动作平静,心跳却已加快。
不能再等了。
明日会议上,必须推动感应桩建设。
不仅要建,还要快。
他调出明日议程草稿,在“感知网络优化”条目下,追加一句:“建议优先部署于历史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