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光渐移,殿内玉符流转不息。路明逐一查看新增提案摘要,发现一个有趣趋势:越来越多的申报者开始引用过往合作案例作为支撑依据。有人拿出东陆冶炼净化阵列的成功数据,证明跨域协同可行;也有人调取北境晶脉共享通道的运行误差率,说明轮值调度的有效性。规则带来的实际收益,正在转化为推动变革的底气。
但他清楚,这还远远不够。真正难啃的骨头,藏在那些沉默的宗门里。他们不反对,也不积极参与,只是静静看着局势演变。这类势力往往掌握着关键资源节点,一旦形成惯性停滞,整个系统的活力都会被拖慢。
于是他在内部调度令中加入一项新要求:所有参与研讨周的正式代表,必须附带至少一名年轻弟子或基层执事共同出席,并在会后提交联合总结报告。这条规定看似琐碎,实则逼迫封闭体系打开入口。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思维,而基层执行者的参与,则能减少理念传递中的信息衰减。
最后一项操作,是将首批报名名单同步至中立情报网,委托五家技术团体进行初步可行性筛查。他们不受任何一方影响,只需根据客观参数打分,结果仅供参考,不影响最终评审。这是为了防止权力干预判断,也是为了让真正的创新不至于被偏见埋没。
一切布置完毕,路明靠回座椅,目光落在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上。晨光斜照进来,映在玉符表面,泛出淡淡青辉。他没有起身,也没有继续翻阅文档,只是静静看着那一道道新生的信号接连亮起,像暗夜里次第点燃的星火。
这时,一条私信悄然弹出,来自L-379工坊的技术执事:“您说失败也算贡献……那如果我们提出的方法,会让现有的某些规矩变得多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