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三十年前,钟声七响,唤醒沉睡机制;
第二阶段:封神量劫结束,三道神位被悄然绑定,作为媒介激活;
第三阶段:七闪再现,地脉共振,闭环符号显化,预示通道即将贯通;
第四阶段:行者出世,携带新律,改写旧规。
如此一来,《洪荒纪变》所说的“终得正果”与《遗闻录》批注的“旧神退位”便不再矛盾——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实质。所谓正果,不过是新秩序建立的遮掩之词。
而“伪经先传,真经未启”,或许意味着真正的目的并非弘扬佛法,而是以传经之名,行替换之实。那些被选中的神位,可能根本不知自己已被利用,他们的职责变动、权限调整,皆在无形中服务于某个更高层级的布局。
是谁在推动这一切?
天庭?未必。若为掌控神权,大可在封神时直接设限,无需绕此弯路。
佛门?有可能,但三十年前西方荒境并无大规模活动记载,钟声逆向而鸣,也不合常理。
更可能是第三方势力,蛰伏已久,借佛门名义布局,利用天庭对封神后的松懈,悄然植入规则变量。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玉简上。那枚双轨闭环符号依旧静静悬浮,表面光晕微弱,却始终未散。这是唯一未经篡改的实物证据——它由他的精血激活,源自残剑与旧符的共鸣,早于任何典籍查阅,也早于玄梧传讯。
这意味着,这个符号才是最初触发点。
他伸手触碰玉简,灵力再次注入。识海中,符号缓缓展开,两条轨道开始分离,各自延展出新的纹路。左侧衍生出七道短线,对应七次闪烁;右侧则延伸出三条支脉,连接三个模糊的光点——正是那三位异常神位的位置坐标。
就在这一刻,袖中玉符再度发热。
他抽出一看,符面浮现新字:“子时三刻,地脉再震,频率同前。”
与此同时,案上玉简的符号突然轻微跳动了一下,与玉符的提示几乎同步。
他不动声色,将玉符置于玉简旁,两件物品之间泛起一丝极淡的灵波连接。他闭目,以神识锁定这一瞬的共鸣频率,将其与之前记录的七闪数据比对。
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寒潭的震动、天际的闪光、地脉的频震、神位的错律,全都围绕同一个核心节奏运转。而这个节奏,正越来越快。
他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这场所谓的“西游”,从来就不是一场简单的取经之旅。它是分阶段启动的规则置换程序,以天地异象为引,以神位为锚,以地脉为链,最终目标,是让某个“行者”顺利降临,并携带着足以颠覆现有秩序的“新律”。
现在的问题是——突破口在哪里?
所有线索都指向过程,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入点。他不能贸然质问神位,也不能公开调查佛门动向,更无法进入天庭禁地查验封神榜本体。
必须找到一个既能验证假设,又不会惊动幕后之人的切入点。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七”这个数字上。
七次闪光、七响钟声、七次震动……为何都是“七”?
在洪荒旧制中,“九”为极数,“八”为轮回,“七”却常用于断界、割离、重启。七日闭关、七日渡劫、七日断尘……皆为脱旧迎新之期。
难道“七”不只是频率,更是仪式?
他心头一震。
如果整个布局是以“七”为周期推进,那么下一次关键节点,很可能就在七日之后。
而目前最稳定的观测手段,是玉简与玉符构成的微型共鸣阵。只要继续收集数据,或许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