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再转修武道。”
“不行!”三爷爷当即反对,“我等拼死拼活才换来如今的地位,岂能让文修凌驾于武修之上?资源向文修倾斜,我等武修日后如何自处?”
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老爹赵砚安与祖父赵承德神色平静,早就知道此事。
其余族中高层纷纷出言反对,言辞激烈。
他们皆是武修出身,靠着一身武力挣得如今的地位与资源,自然不愿看到文修崛起,分走本该属于他们的利益。
赵承德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沉默了良久,最终缓缓开口:“弘文的提议,过于激进了。我赵家以武立族,武道根基绝不可丢。”
赵弘文心中微沉,却也并未意外。
“不过,”赵承德话锋一转,“文修的确是家族长远发展的关键。我同意加大文修培养力度,族学扩招,聘请更多夫子授课,文修与武修的资源分配一视同仁。”
“适龄子弟皆需入学读书,至于最终走文道还是武道,全凭个人天赋与意愿。”
这个折中方案一出,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
族中高层虽仍有不甘,却也明白“以文御武”是天下大势,若是完全抵触文修,家族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赵弘文见状,嘴角微翘,知道这事怕是成了:“祖父英明,孙儿无异议。”
只要家族重视文修培养,假以时日,随着文修子弟逐渐成长,掌握更多权柄与资源,家族重心自然会向文道倾斜。
至于会不会有文修能力,却偏偏弃文修武?
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在场的族老们也皆是聪明人,虽面上不说,心中却已暗下决心,回去后定要重点培养自家后辈的文修天赋,绝不能落于人后。
祠堂内的争论平息,众人又围绕着镖局开拓、商行组建、阵亡族人祭祀等事宜展开详细商议,一个个计划逐渐成型。
夕阳透过祠堂的窗棂洒入,映照在众人脸上,既有对过往牺牲的悲痛,更有对家族未来的期盼。
赵弘文站在人群中,望着祖父坚毅的身影与父亲欣慰的目光,心中安定不少。
随着四位金身境强者坐镇,文武并重的发展方针确立,赵家的未来,注定会更加辉煌。
而他自己,也需尽快突破秀才境,才能在家族中拥有更足的话语权,推动更多变革。
………
祠堂内的人群渐渐散去,檀香依旧萦绕,烛火摇曳间,只剩赵承德、赵砚安与赵弘文三人。
夕阳斜照,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少了先前的喧闹,多了几分沉甸甸的郑重。
赵弘文望着供桌上的牌位,沉默片刻,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斟酌:“祖父,父亲,有件事,孙儿(儿子)思忖了许久,今日想跟二位商议。”
赵承德抬手抚了抚胡须,目光温和却锐利:“但说无妨。”
“如今家族大局已定,四位金身境坐镇,商行与镖局的章程也已敲定,孙儿想着……”赵弘文顿了顿,缓缓道,“族长期位,是不是该还给祖父,或是交由父亲执掌?”
话音刚落,赵砚安便眉头一皱,当即摆手:“胡闹!哪有儿子把族长之位还给父亲的道理?你当初接任,是族中上下一致推举,如今正是家族发展的关键时候,岂能轻言退让?”
赵弘文闻言,并未辩解,只是继续说道:“父亲所言极是,长幼有序,更迭确实不妥。只是孙儿接下来的心思,更多会放在科举入仕上,怕是难以分心打理族中琐事。族中气运法阵的调动、日常事务的决断,孙儿不在族中时,总难及时回应,久而久之,怕是会误了家族的发展。”
他没有直说自己占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