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工地传来机器的轰鸣,而在东大营地安静的教室里,朱高炽正沉浸在王卓描绘的宏大图景中。这位年轻太孙的思维活跃,很快就抓住了关键。
姑父,他眼中闪着领悟的光芒,按照这个思路,以后对那些海外藩王的封地——比如二伯的倭国,三伯的戎洲,十五叔、十七叔的秋明,十二叔要去的波斯湾,还有将来可能分封的其他地方——是不是都可以参照这个制度,设立类似的派驻机构?
王卓赞赏地点头: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是朝廷不直接派遣官员管理的地方,不管是外藩属国还是朱姓藩王的海外封地,都可以逐步推行大使监理制度。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松散的管理方式,转而用经济合作、文化渗透、政治影响这些更细致的手段,确保远在万里之外的土地,始终与大明保持着紧密联系。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工地上忙碌的景象,语气变得深沉:不过,所有这些控制手段,都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支点。有了它,我们甚至不用出动一兵一卒,就能影响整个世界。
是什么支点?朱高炽好奇地追问。
货币!王卓转过身,目光坚定,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所有藩属国和海外封地的货币发行权。要全力推动,让大明宝钞超越金银,成为他们之间贸易往来、以及与朝廷结算的唯一法定货币!
他详细解释着这个金融蓝图:你想想,当暹罗的稻米、波斯湾的石油、戎洲的铁矿,还有南洋的香料,全都用大明宝钞来计价、结算、储备,会是什么景象?”
“到那时,我们甚至不需要调动军队,只要在奉天里调整宝钞的发行量和利率,就能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走向。那些藩王、酋长,就算拥有再大的封地、再多的私兵,他们的经济命脉也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胜,是比武力更高级的统治方式。
朱高炽听得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金融大网正在缓缓展开,而核心就是那些看似普通的纸钞。让大明宝钞成为世界的通用货币...姑父,这个计划要是能实现,真是功在千秋!
这事要一步步来。王卓提醒道,首先得稳定宝钞的价值,建立可靠的信用体系,这需要强大的国力和充足的物资储备作为基础。然后通过贸易结算、贷款发放、援助绑定这些方式,慢慢把宝钞推广出去。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和太子殿下,还有陛下仔细谋划,循序渐进,但方向一定要明确。
就在两人沉浸在这幅关系帝国未来的金融蓝图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一名东宫内侍匆匆进来,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传讯内侍带来的消息简短却震撼:马三宝率领的庞大远洋船队,经过数月的航行,已经平安返回!
王卓和朱高炽立即中止了关于金融战略的讨论,快步赶往皇宫谨身殿。殿内的气氛比往常更加庄重热烈。
历经风霜却精神抖擞的马三宝,正在向龙椅上的洪武皇帝汇报这次史诗般远航的成果。太子朱棣侍立一旁,虽然面色平静,但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赞赏与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