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陈江仔细回味着糜竺的话语,目光扫过在场的那些士族出身的豪商,这些人从前或许以士族为傲,可在追随公孙度经营工坊且获利颇丰之后,这些人便立马转变了身份,不再以士族自诩,论起对士族的口诛笔伐,这些人的战斗力远比那些商贾还要强一点。
作为商部的主事,陈江很清楚而今的工坊代表的工业资本所经历的一切。
一开始,包括公孙度在内,人们对使用器械,集合工匠、学徒,雇佣工人,花费巨大代价开办工坊进行生产的模式并没有信心。
盖因这种方式简略看来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不过是将天下间已有的事物合并在一起罢了。
当时的人们,不过将之作为公孙度上台后烧的第一把火罢了,并不会预料到那些轰隆作响的工坊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但现实却给了那些讥讽之人狠狠一个耳光,先是襄平冶铁所捷报频传,冶铁炼钢的技术不断突破,使得辽东边鄙,一下子跃升为北地最大的生铁钢材生产地。
钢铁业的进步不仅带动了兵甲制作产业,同样带动了上下游其他相关行业,最终惠及了整个辽东,在有了襄平冶铁所这样的范例在前,各处作坊们不再束手束脚,开始了大跨步的扩产扩张。
或许是公孙度血洗了辽东豪族的缘故,在地方顽固势力缺位的情况下,从前那些被禁锢在地方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得以按照市场逻辑进行运转,并且飞快的被新兴资本获取壮大。
可以说,公孙度屠戮豪族,排名第二的受益者便是这些吃得脑满肠肥的工业资本,当然,公孙度为了防止他们坐大,也通过设置农庄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预先限制。
饶是如此,这些年里,辽东工业资本的发展速度仍旧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以陈江在襄平的故旧的话讲,那便是襄平一年的变化,比之往常百年都要大!
来自襄平的书信中,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铁道又修到了哪里,使得辽东不论寒暑都有百姓出门往来。冶铁所的炉子又变大了多少,整日里呆在冶铁炉前的大匠们又研究出了什么新配方,是否能够解决一直困扰幕府的钢铁加工难题。
坐镇官府的陈江很清楚,此时的辽东百姓绝对是幸福的,中原战事在让辽东工业资本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当地的百姓获益颇丰。
官方增发的纸钞通过各种渠道,最终被辽东这头貔貅吞吃,这些钱再通过百姓劳作、贸易等方式流入民间,让辽东百姓有了远超天下间其他人的充足消费能力。
肉食、布匹、丝绸、农具、土地,以上几类贸易量,辽东在去年都稳居第一,可见此时辽地的富裕程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陈江与糜竺等人都很清楚,辽东百姓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建立在冀州士族的尸骸之上的。
正是冀州豪强士族的垮台,才让以公孙度为首的幽州资本能够在冀州大吃特吃,哪怕是一点残渣,也让辽东百姓吃的肚儿溜圆。
“治中说的对啊!资本是必然要扩张的,并且它还会自行去创造让它安逸的环境。
冀州乡土间的士族痕迹仍旧太重。宗族乡老,土匪路霸,这些都是经济贸易的大敌。不用主公下令打击,这些商人便要踊跃出钱出力,来好好整顿下这冀州的不良风气了!”
可能在其他人眼中,乡间和气生财的乡老,照顾乡亲的宗族并没有那么坏,罪不致死,可坏在坏在这些人掌控了不应属于他们的权力、资源,他们阻碍了资本的通畅流动,就必然要遭受铁血打击。
“这.....对普通百姓而言,真的是好事吗?”
陈江想起幼时在家乡的见闻,联想起在场那些作坊主、大商贾们为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