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国,乐成。
大战的命令既然下发,公孙度也不再耽误,他先是来到乐成的仓库等地视察,检查各级官吏的备战情况。
尽管公孙度原意是拖延决战时间,可战前的备战工作却一直没有停下,从辽东转运过来的粮食、豆料,兵器铠甲,从蓟城转运的骡马、大车布匹经过沿途兵站转运,而今已经预先送进了各地补给兵站当中。
翻看着粮仓中的豆麦成色,公孙度便知道属下官吏并未偷懒。
“军争虽是大事,可冀州难民安置也不能马虎,彼辈粮草可有缺口?”
刚刚从蓟城转运辎重而来的糜竺当即拱手,胸有成竹道:
“主公放心!冀州难民安置绝无纰漏。”
说着他拿出身上的文书翻开对公孙度解释道:“州府决定实行以工代赈,故而计划在渤海郡、渔阳郡等沿海地区建立港口,兼整修地方道路,而今幽州未被旱灾波及,间有辽东丰收,粮草不缺,且沿海有鱼盐之利,而今渤海洋面舟船不绝,连带着渔获不断,用来供养冀州难民,已然足矣!”
公孙度翻看着手上的汇报文书,上边的图表乃是仿作他在辽东倡导的格式,数据齐全,文字也逻辑清晰,看的他连连颔首,同时不由为此好奇起来,他可是知道自从柳毅带兵南下之后,渤海郡的政务基本是由幽州代管,虽然安稳,但效率上却低的可怜,而今能够做出成绩来,可见主事之人是个有能耐的。
“哦?而今的渤海主事是谁?”
“回禀主公,乃是青州北海人,管宁!此人早先渡海投奔辽东,通过考试进入辽东郡府,去年被征调前往渤海....”
糜竺小心看了眼公孙度脸色,继而汇报道。
“管宁?这人某知道,不愧是名士。有功当赏!呵呵,不必小觑某的心胸,只要他将此次冀州难民安置好,给他渤海太守之位又如何?”
公孙度挑挑眉头,将手中文书交还给糜竺语带笑意回道。他是有着高兴理由的,从管宁此人的文书行文还有做事作风上看,此人已经深受公孙度影响,没有多少往日里的士人架子,更为看重起实务,这与公孙度的价值观相符,就更加的要提拔此类人才了。
至于提拔士人的后遗症,肯定会有,但公孙度有信心压制住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要时局平稳,等上几年,待羽林营还有民间的管理人才成长起来,这些士人就彻底失去了拿捏官府的本钱。
“快快,给我将金银铜清点出来,立刻押往蓟城。”
公孙度检查完粮仓后,正要前往其他仓库,却看见了府库前正在清点马车的王烈,此时的王烈身穿布衣,头上简单裹了张帻巾,一边擦汗一边指挥着手下清点仓储。
“彦方!?”
“见过主公/使君!”
公孙度上前打了个招呼,当即引得仓库军兵齐声拜见。
公孙度连连摆手,示意免礼,接着指着面前的那些鼓鼓囊囊的大车,颇为好奇发问:
“免了!彦方这是?”
王烈上前一把掀开大车上的篷布,显露出了车上的一件件闪耀金光的器具,但更多的则是大堆泛着绿光的铜钱,接着他指着上边的贵金属道:
“都是从冀州坞堡里缴获的金银铜器,除了给乐成匠人铸造大炮的铜块外,其余的仆打算收入钱庄,用作而今纸钞的储备金。”
公孙度闻言颔首,此前王烈便曾上书说过此事,不同于大本营的辽东,纸钞的大范围使用是建立在公孙度的巨大威望之上,在幽州、冀州等中原地区,人们对纸钞仍旧抱有疑虑,若非公孙度统治时间尚短,百姓士族摄于军威只能压下对纸钞的天然不信任,随着地方统治的安定,百姓对纸钞越加忧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