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炮制处理药材。
公孙度鼻腔里的药香,便是这个小院子里铁锅上被加热的药材所发出的。
“见过府君!”史子眇抬头看见公孙度一行,连忙带着弟子前来见礼。
“免礼!”公孙度快步上前,扶住了这位襄平城威望甚高的方外之人。
在史子眇疑惑的眼神中,公孙度没有立即松开老人的手臂,反而拉着他的手口中不断道:“道长,某有个想法,能否制作出一种成品药物,比如药丸、药粉,专门治疗某种特定疾病?比如常发的风寒感冒,比如战场上继续的金疮药...”
“府君是说,制作丸剂、粉剂药物,以备病患使用?”史子眇前来见礼,却没想到被公孙度拉住,讲了一番药品需求,此刻试着反问道。
“是极!道长你想,某虽然不是医生,可也知道如今诊治流程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这种方法虽然完备。可就是成本太高,城市里的富贵人家有这个条件,可那些稍微偏远的地方,欲要求医而不可得,这时候,一份合适的药剂就再重要不过了。”公孙度见到史子眇皱眉思索,开始陈述起自己的想法来。
“某觉得,对于万千小民来说,缺的不是一两个良医,而是一份便宜而又见效的良药。”公孙度语气悠悠,眼神中满是慈悲,其中仿佛包含着对万千黎民的悲悯。
史子眇有些感动,这种为切身为小民着想的人,他这辈子见的不多;不仅着想,还愿意为此做出改变的人,那就更少了。
然而,现实的困难摆在那儿,史子眇也不能忽视,有些为难道:“可是,药理之事,须得对症下药,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有所不同,府君所言,难矣!
况且,制药之事,程序复杂,一般由医生着手,产量也不高,也很难实现主公所要求的满足小民所需。”
“诶!”公孙度抬手,眼睛死死盯住老道长,念头却回到了前世那个药店泛滥的年代,从前觉得厌烦的景象,如今想来也是一种幸福。
“我要的是一种通用的药剂,比如感冒,针对发烧制作专用药剂,先不考虑患者的病因,而是平常以比例最高的患者为目标人群制作药剂。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他症状如鼻塞、咽喉痛皆等以此为例
而药剂,则是以最常用的药材,采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制作,步骤追求简洁明了,可以复制,制药的流程清晰,最好是能以普通工人的劳动替代。”
其实公孙度之法子,就是利用数学概率的方式,意图治疗占据数量大头的病患,而那些特殊的病患,或者药不对症的患者,则是在他格外冷酷的数学模型之外。
公孙度的语气淡淡,听在史子眇耳朵里却是彻骨般冰寒,他不明白,明明公孙度的出发点是为了万千黎民,可为什么还能做出这种戕害病患的事情,难道不知道药物出一点差错,就能轻易害死人吗?
似乎看出来眼前这老头的困惑,公孙度摇头洒然一笑:又是个空有慈悲的家伙!
“道长,某也知道,以如今的医疗困局,应当走普及医术、培养医生的路子。”
史子眇点头,这才对嘛!医生的群体扩张、医术的边界扩大,这才是符合医生现实利益的选择才对,而刚才公孙度所言那般,多少有些匠气,不符合医生这份职业具有的光环。
“然而..”不待史子眇说话,公孙度摇摇头,他瞥了一眼眼前的老者继续道
“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医生的数量是怎么也不可能够的,况且辛苦培养的医生,有多少愿意前往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乡间呢?”
史子眇一时语塞,这种现实问题是他不能回避的,即便是他,大多数时间都还在城市中行医,那些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