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与柳承业在书房密谋时,绝不会想到,魏王府的每一寸角落,早已被百骑司的暗探织成一张无形的监控网。自储位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李世民便暗中下令,命百骑司对诸位皇子的府邸及党羽展开严密监控,尤其是野心勃勃的李泰,更是重点关注对象。魏王府书房的梁柱内,藏着百骑司特制的 “传声筒”;府外的茶肆、客栈里,遍布着伪装成商贩、旅客的暗探;就连李泰心腹侍卫的行踪,也始终在暗探的视线之内。
当柳承业进入密室传令死士统领赵虎时,一名潜伏在密室通风口的暗探,已将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当李泰的心腹侍卫乔装离开魏王府,携带密信前往柴家时,两名百骑司暗探立刻悄然跟上,一路追踪至柴家府邸外,亲眼目睹侍卫将密信交给柴哲威;甚至赵虎率领三百死士趁着夜色离开长安,也被潜伏在城门附近的暗探察觉,记下了他们的行进方向与人数。
短短一日之内,李泰调动死士、联络柴家、谋划兵变的所有细节,便被整理成一份详尽的密报,由百骑司的快马驿卒,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凉州行在。
此时的凉州行宫大殿内,李世民正与李恪商议返京后的政务安排。李恪虽仍需静养,但已能参与朝政讨论,君臣父子间的氛围温馨而融洽。突然,百骑司统领秦峰手持密报,神色凝重地闯入大殿,跪地奏道:“陛下,长安急报!魏王李泰在府中密谋兵变,已调动死士前往泾州设伏,还联络柴家调动私兵,欲在陛下与皇太子返京途中行刺!”
李世民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心。他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满是痛心与震怒 —— 李泰是他倾注了诸多心血的皇子,他曾一度喜爱其聪慧机敏,却从未想过,这份喜爱竟滋生出如此膨胀的野心,让李泰不惜发动兵变,谋害亲弟与父皇,只为争夺储位。
“朕待他不薄,他为何要走到这一步……”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失望,手中的密报被他紧紧攥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旁的李恪也面露震惊,他虽与李泰存在储位之争,却从未想过李泰会如此极端,竟要以兵变的方式夺权。
“父皇,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立刻阻止李泰的阴谋,绝不能让他伤害到您与朝中大臣!” 李恪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沉声提醒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眼中的痛心渐渐被决绝取代。他知道,面对李泰的谋逆之举,已不能再姑息纵容 —— 若今日放任不管,不仅自己与李恪会陷入险境,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面临动荡。“秦峰!” 他厉声下令,声音穿透大殿,带着帝王的威严,“传朕旨意,命百骑司长安分部即刻联合京师留守兵力,兵分两路:一路包围魏王府,抓捕李泰及其核心党羽,不得放走一人;另一路前往柴家府邸,控制柴哲威,收缴其私兵兵权,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臣遵旨!” 秦峰躬身领命,立刻转身快步走出大殿,通过百骑司的秘密联络渠道,将旨意传往长安。
长安城内,百骑司接到旨意时,夜色刚至。早已整装待发的百骑司暗探与京师留守士兵,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展开行动。负责包围魏王府的队伍,由百骑司副统领率领,共计五百人,皆身着玄甲,手持长刀与弓弩,悄无声息地向着魏王府逼近。此时的魏王府内,李泰正坐在书房内,焦躁地等待着泾州方向的消息,柳承业则在一旁不断安抚,描绘着兵变成功后的景象,两人都未曾察觉,危险已悄然降临。
“哐当!” 魏王府的朱漆大门被士兵们一脚踹开,五百名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府内,迅速控制了府中的侍卫。“奉陛下旨意,魏王李泰谋逆作乱,即刻拿下!反抗者,斩!” 副统领的声音响彻王府,让府内的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