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庄随便几个拉升,政客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后面阿美某人就不装了,以前的政客还要投资什么的,人家直接自己干,今天一个政策赚几十亿,明天一个政策赚几十亿,带上一大帮子人一起赚钱发财。
虽然有时候这人出尔反尔,但是就问你,他赚了没
当然这也开了一个坏头,后面的阿美大头目估计都会这样做。
这对阿美国内的实体企业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政策的不稳定,不连续,会让很多公司的很多计划都没办法实施。
实体企业想要做的长久,稳定连续的政策是保障。
当然在阿美,最终买单的纳税人。
李松在港岛也看到了阿美那边的情况。
李松直接给田家辉打电话:“老田,你联系欧洲,还有阿美那边,可以给宝马汽车打广告了。”
“好的,老板!”田家辉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广告,但是老板一直没让宣传。
田家辉也能理解,因为宝马汽车的产能不足,不宣传也没事。
现在老板让宣传,肯定有老板的理由。
田家辉就让百盛公司在伦敦的分部开始投放广告。
百盛公司在伦敦的分部主要负责欧洲以及北美的事务,现在主要是为收购路虎以及捷豹品牌做准备。
李松也没准备这么早宣传,就是因为产能不足。
但是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了,舆论已经起来了,所以就趁机宣传一波,起到的作用比以前要强很多很多。
“不是我故意要饥饿营销。”李松心里嘀咕。
其实李松可以把宝马面包车的价格与其他面包车一样。
但是这不符合李松的策略,因为宝马汽车没有什么口碑,哪怕自己是名人,但是没有人用,哪里来的口碑
一个新品牌,一个老品牌,价格都一样,那么大部分客户会选什么
当然是老品牌,优缺点大家都知道。
新品牌不管怎么宣传,谁知道真实性怎么样,毕竟这是买车,不是买一袋零食。
就是买一袋零食不好吃,也会让自己不舒服,更何况是一辆天天要用的车,不好用天天看心烦。
所以李松直接把价格拉到了别的品牌不可能的价格。
其实宝马汽车很多的技术都是业内领先,那么为什么李松没宣传。
因为哪怕宣传了,西方那些高傲的家伙也不会相信,说不定看笑话,嘲笑呢。
毕竟在这些西方人眼里,东方人还有长长的鞭子。
但是现在有西方的专业公司拿出了数据,自己再来宣传,效果岂不是要好很多。
百盛公司与伦敦的关系很好,李松在港岛拿到贝都奇公司带来的几架私人飞机的定制要求的时候。
bbc电视台就开始播放宝马汽车的广告。
电视台的广告出来一辆七座的白色面包车,面包车上是一家人,还有宠物。
然后几个大字:宝马汽车,一家人的汽车。
然后宝马面包车与一辆奔驰s级相对驶过,然后又来一句广告语:宝马汽车,安全如一,与奔驰s一样全系标配双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在1953年开始发明,70—80年代通用福特开始装车试验,部分车型开始装备,都是高端豪华车型。
1980年奔驰s系标配双气囊,90年代后期阿美要求所有新车全部双气囊。
这个时候也就奔驰s系列全部双气囊。
李松不但申请了前排双气囊,还有侧气囊等等的安全。
然后广告片里面宝马汽车经过一家加油站,大大的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