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臣奉旨查案,人证物证俱在,何来诬陷之说?至于实务科考,陛下亲眼所见,选拔出的都是实干之才,何来结党之嫌?”
他转身面对那些大臣。
“诸位口口声声说臣诬陷忠良,可敢与臣当面对质?臣这里有一份名单,上面记录了各位与涉案官员的往来明细,要不要现在就念给大家听听?”
此言一出,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大臣们顿时鸦雀无声。
朱元璋见状,冷哼一声。
“既然无人敢对质,此事就到此为止。涉案官员一律按律处置,不得再议!”
退朝后,苏白刚走出奉天殿,就被太子朱标叫住。
“苏兄今日在朝堂上,可是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了。”
朱标苦笑道。
苏白神色平静。
“臣依法办事,问心无愧。”
“孤知道你的苦心。”
朱标叹道。
“只是朝堂之上,光有刚直还不够。你可知今日弹劾你的那些人中,有不少原本是支持新政的?”
苏白微微一怔。
“殿下的意思是?”
过于显露才能,容易引来他人嫉妒和打压。
朱标低声道。
“你推行新政,查处贪腐,本就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如今又如此锋芒毕露,恐遭众人忌惮啊。”
苏白沉默片刻。
“多谢殿下提醒。但臣以为,为国办事,但求问心无愧。若因顾忌他人看法而畏首畏尾,反倒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朱标看着他坚定的神色,知道劝说无用,只得道。
“总之,你好自为之。”
回到都察院,苏白立即着手整理此次查案的全部证据。
他明白,这场风波还远未结束。
果然,三日后,都察院收到大量匿名举报信。
举报信指控苏白结党营私、滥用职权。
甚至有人散布谣言,说苏白在云南查案时收受巨额贿赂。
“大人,这些谣言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不少官员都信以为真。”
周虎忧心忡忡地汇报。
苏白不以为意。
“清者自清。倒是你派人去查查,这些谣言最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已经查过了,最早是从几个茶馆传出的,但幕后指使很隐蔽,一时难以查明。”
苏白点点头。
“继续查。另外,你去把陈瑜在曲靖整顿吏治的成效整理成册,我要呈报陛下。”
“是。”
次日,苏白将陈瑜在曲靖的政绩整理成奏章。
奏章详细列举了陈瑜清丈田亩、整顿税赋、平反冤狱等事迹。
他还附上了当地百姓的联名感谢信。
朱元璋阅后大加赞赏,在朝会上公开表彰陈瑜。
他还擢升陈瑜为云南按察使佥事。
然而,反对的声音并未就此平息。
这日,苏白收到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
信中透露,一些士绅正在暗中串联,准备联名上书反对实务科考。
他们这是要从根本上反对新政。
苏白对李文道。
“实务科考触动了士绅的利益,他们这是要反扑了。”
李文忧心道。
“若是江南士绅联名反对,恐怕陛下也要三思啊。”
苏白沉思良久,忽然道。
“你立即派人去江南,查查这些士绅的底细。特别是他们在税赋、田亩上可有什么不法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