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林和李应的率兵来投,让本已经睡下的徐宁顿时没有了困意。
他连忙安置前来投诚的将士,又派人火速向方天靖汇报。
这意外加入的四千人马,可不是简单的增加实力。它更像一面风向标,让宋江的威信大受打击。
消息没有过夜就已经传开,显然是徐宁有意为之。
听说消息的宋江营内更是人心惶惶,一时间风声鹤唳。宋江立马安排亲信到各营巡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宋江明白,自己与方天靖之间已无转圜的余地。他只得收紧对剩余部队的控制,固守营垒,与种师道部相互倚靠,维持局面。
面对如今的大好形势,方天靖清楚必须把握时机,进一步整合力量,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第二天一早,他紧急召集核心将领,在节帅府大厅举行军议。
厅堂之上,方天靖目光扫过齐聚的将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诸位兄弟,我等举事,为的是匡扶大义。但是想要成就大事,必须先整肃内部。如今我们在燕京城内外有兵马十五万,若号令不统一,难以发挥全力。我意将各部重整为十军,分设大将统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众将对此早有期待,纷纷表示赞同:“谨遵节帅安排!”
方天靖取出一卷早已拟定的方案,郑重宣布:
“第一军,号为忠护军,由武松统领,负责中军护卫,兼掌军法纪律!”
“第二军,号为忠武军,由卢俊义统领!”
“第三军,号为忠勇军,由鲁智深统领!”
“第四军,号为忠毅军,由关胜统领,为马军建制。”
“第五军,号为忠锐军,由呼延灼统领,同为马军建制。”
“第六军,号为忠烈军,由秦明统领,同为马军建制。”
“第七军,号为忠顺军,由张觉统领。”
“第八军,号为忠捷军,由徐宁统领,杨林、李立所部划归其下。”
“第九军,号为忠信军,由朱仝统领。”
“第十军,仍沿用忠义军之名,由张清统领!保留此号,是为提醒我等不忘晁天王聚义之初心,牢记忠义之本!”
每念到一个名字,对应的将领便应声出列,躬身接令,声音洪亮:“末将领命!”
这番整编,不仅合理分配了兵力,明确了指挥体系,也对方天靖的核心阵营进行了一次梳理。
尤其是保留“忠义军”番号并由张清统领,不仅能安抚原梁山系统的人心,也向众人表明了他方天靖不忘旧谊、重视道义的姿态,令朱仝、张清等人心中感念。
整军完成后,十五万大军面貌焕然一新,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军容之盛,远非往日可比。
方天靖登台拜将,犒劳三军,燕京城内外士气高涨,“清君侧,诛四贼”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军制既定,接下来便是将战略构想付诸行动。
当前最紧要的是将种师道和宋江的势力彻底清除出辽国南京道,稳固根本;同时迅速攻取南京道内尚未控制的景、易等州。
然后乘胜西进夺取辽国西京道的蔚、儒、奉圣、归化、可汗诸州,构建完整的北部防线,使我军防线连成一体,进退有据。
节帅府内,一张巨大的燕云地区地图悬挂在墙上。
方天靖与卢俊义、朱武、公孙胜等心腹连日商议,最终确定了接下来的行动方略。
“种师道用兵谨慎,但如今他的西军兵力处于劣势,军心又受到我方舆论影响,已有所动摇。他与宋江部也只能据守营寨,互为支援,绝对不敢主动攻击。同样我们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