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内门深处,阵法堂。
此地与外门乃至寻常内门区域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的并非草木清香,而是一种复合的、难以言喻的气息:有灵玉温润的凉意,有金属矿石的冷硬,有灵木燃烧后的淡淡焦香,更有一股股或活跃、或晦涩、或狂暴的能量波动,如同无形的潮汐般在空间中相互冲撞、交融。巨大的厅堂内,并非整齐的书架,而是错落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台、玉柱、金属基座,上面或镶嵌、或悬浮、或刻画着繁复到令人眼晕的阵法纹路。光芒流转,能量嗡鸣,宛如一座活着的阵法迷宫。
赵亮站在阵法堂恢弘而厚重的大门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些许忐忑。他手中紧握着一枚特制的玉简,里面不仅记录了他对“灵蕴波通讯”的理论推演和简易调制草图,更详细标注了当前遇到的核心技术瓶颈——**发射效率**。
距离藏经阁与姜雨彤论道已过去数日。这几日,他几乎将自己关在童露露帮忙布置的简易炼器室内,以从集市收购的劣质“凝神玉”边角料为基材,疯狂试验着“共鸣核心”的雏形。
凭借对灵力入微级的操控和对频率的精准理解,他成功地在指甲盖大小的凝神玉碎片上,蚀刻出了简易的“灵纹谐振腔”——一个能响应特定灵力频率、产生微弱共振的微型结构。这已是巨大的突破,证明“频率激发”的思路可行!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当他试图通过这微型谐振腔,将自身一丝微弱意念(比如一个简单的“开”或“关”的念头)转化为对应的灵蕴波动发射出去时,结果令人绝望。谐振腔的响应迟钝,激发出的灵蕴波动微弱如风中残烛,别说穿透墙壁,连在空旷的室内传播几米,其蕴含的“信息”就衰减、模糊到无法辨识的程度!就像用一根潮湿的火柴,试图点燃远方的烽火台。
“核心问题:能量转换效率低下!凝神玉材质对动态灵蕴波的‘内阻’过大,如同劣质的导线,能量在激发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损耗在材料本身的‘发热’和‘逸散’上,真正转化为有效波动辐射出去的能量,百不存一!” 赵亮在玉简中如此总结,充满了挫败感。
童露露帮忙收集的各种低阶传导性材料(精铜、秘银丝、低品灵石粉末等)都尝试过了,效果微乎其微。姜雨彤那边关于“通灵玉髓”的线索也暂时石沉大海。改良玉简的宏伟蓝图,卡死在了最基础的材料物理特性上!这感觉,就像设计出了完美的芯片架构,却找不到能承载其运行的半导体材料!
走投无路之下,他想起了杂役大比后宗主的一句勉励:“若有疑难,可向内门阵法堂苏无涯长老请教一二。” 这位苏长老,正是当初他修复外门聚灵阵时,暗中关注并给予奖励的那位。
面对阵法堂那无形散发的能量威压,赵亮定了定神,抬手叩响了厚重的金属门环。
“进来。” 一个平和温润,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星河流转的声音穿透门扉,直接在他耳边响起。
大门无声滑开。赵亮步入其中,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各种阵法运行的低沉嗡鸣、能量流转的嘶嘶声、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空间扭曲感扑面而来。他循着声音,穿过几座光芒流转的阵法基台,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
这里没有复杂的阵法基座,只有一张古朴的玉案。案后,坐着一位身着素白长袍的老者。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平和,仿佛能包容万物。他手中并未摆弄阵盘玉简,而是持着一杆普通的玉笔,在一卷摊开的空白兽皮卷上,随意勾勒着一些看似杂乱无章、却又隐隐蕴含着某种玄奥韵律的线条。正是阵法堂长老——苏无涯。
“弟子赵亮,拜见苏长老。”赵亮躬身行礼,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