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节电流,适配不同人的炁力强度。郑子布拿着这块电路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原来如此,科技不是破坏传统,而是让传统更有生命力。” 如今,这种“符箓电路板”已被应用在基地的防御系统中——将“防御符”“屏蔽符”的符文刻在电路板上,嵌入墙体,形成了更隐蔽、更智能的防御网,能根据入侵的能量强度,自动调节防御力度。
生物电流行炁模型:生命法则与医学科技的融合
端木瑛的研究所里,生物分析仪与异术疗伤设备并排摆放,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曲线——这是她构建的“生物电流行炁模型”。她发现,异人丹田的炁力流动,会在肉身表面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而不同的行炁路径,对应着不同的生物电流波形。于是,她用生物电流传感器,捕捉了数十位基地成员的行炁数据,再通过计算机建模,将丹田行炁的路径,转化为可视化的电流波形图。
这个模型的应用,让疗伤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端木瑛用双全手疗伤,全靠经验判断炁力的引导方向;如今,通过生物电流波形图,她能精准看到患者体内炁力的堵塞点、逆流处,再用蓝手温和引导,如同“对症下药”。有位“隐蛇”探员在执行任务时,灵脉被邪术损伤,炁力逆流,端木瑛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他的行炁路径与生物电流波形严重偏离,于是针对性地设计了“电流引导方案”,仅用三天,就帮他修复了灵脉。
更让端木瑛惊喜的是,这个模型还能辅助激发个体潜能。她发现,不同人的生物电流波形,对应着不同的潜能方向——有的波形适合修炼防御术法,有的适合修炼攻击术法,有的则在生命感知上有天赋。通过模型分析,她能精准判断每个孩子的潜能,再给出针对性的启蒙指导,让基地的二代成员,少走了许多弯路。
法器传感器与炁能催化:神机百炼与科技工具的协同
马本在的工坊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法器传感器”——它的核心是马本用神机百炼打造的“炁敏核心”,外层包裹着现代科技的信号接收器,能捕捉到半径十里内的炁力波动,且能精准区分“友方”“敌方”“中性”三种能量特征。这是他为基地防御系统打造的“眼睛”:以往,基地的防御全靠人工监控,难免有疏漏;如今,法器传感器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旦捕捉到敌方炁力波动,会立刻联动“天枢”防御系统,启动对应的攻击或屏蔽机制。
马本在还尝试用科技工具辅助法器锻造。以往,他打造法器时,全靠经验判断矿石的纯度、炁力的融合度,常常因为一点偏差,导致法器报废。现在,他用光谱分析仪检测矿石成分,用计算机推演阵法参数,再用3d打印机制作法器雏形,大大提高了成功率。他最新打造的“预警符牌”,不仅嵌入了符箓电路板,还加装了微型定位器和信号发射器——“隐蛇”成员佩戴后,若遇到危险,不仅能触发符牌的防御效果,还能自动向基地发送定位,方便救援。
与此同时,端木瑛也在探索“炁能催化”技术:她用生物反应器模拟生命泉眼的炁力环境,再通过计算机控制温度、压力,用炁力催化药材生长或生物反应。以往,培育一株“凝灵草”需要三年;如今,在炁能催化设备的作用下,只需半年就能成熟,且药性更纯粹。她还发现,用炁力稳定某些生物化学反应,能避免产生有害物质,让“生命凝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且副作用进一步降低。
这些看似零散的研究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着基地的格局:防御系统更智能、更隐蔽;疗伤术更精准、更高效;法器锻造更精准、更实用;资源培育更快速、更优质。而这一切,都源于罗恩的前瞻视野——他没有让异术被科技取代,而是让科技成为异术的“放大器”“精准仪”“稳定器”,让古老的异术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