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门的闭天阁,是历代掌门闭关修行的地方。石墙由深山青石砌成,表面刻着模糊的古老纹路,那是三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护持符文;阁内无窗,只在穹顶开了一处三尺见方的天窗,晨光从天窗漏下,像一束金色的丝线,落在中央那方磨得发亮的蒲团上——蒲团边缘绣着的“逆生”二字,虽已褪色,却依旧透着庄严。
左若童盘膝坐在蒲团上,双手结着一道从未有过的印诀:拇指与食指相扣,其余三指自然舒展,指尖微微下垂,如同捧着一缕无形的轻烟。这是罗恩根据“顺逆相济”理念,为他量身调整的逆生三重新印诀,专门针对他旧伤未愈的经脉。
起初,他体内的炁息还带着几分滞涩——十年前与全门一战留下的旧伤,像一道道细小的裂痕,藏在经脉深处,以往练气时,炁息路过这些裂痕,总会泛起一阵细微的刺痛。可今日,当炁息顺着调整后的路线游走时,却像被春雨滋润的溪流,绕过血海穴时没有了以往的强行逆冲,反而以四十五度角缓缓流转,带着一丝温柔的力道,轻轻冲刷着经脉壁上的裂痕。
他刻意放慢呼吸,沉肩坠肘,让胸腔微微扩张,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山间的清露气息,每一次呼气都将体内的浊气缓缓排出。炁息从丹田出发,途经中府穴时,他按罗恩所说,融入了一丝从生命泉眼汲取的微弱生机——那丝生机像一粒小小的种子,随着炁息流转,落在经脉的裂痕处,竟让刺痛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的暖意,仿佛裂痕正在被慢慢修复。
阁内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左若童闭上眼,内视丹田:以往因旧伤而略显干涸的气海,此刻竟像被云雾填满,炁息不再是以往的刚硬块状,而是化作了流动的云絮,柔软却充满力量;经脉里那些隐藏极深的细微淤堵,如同冰块遇到暖阳,正一点点融化,被炁息带着,顺着经脉缓缓排出体外。
半个时辰后,他缓缓收功,指尖的印诀渐渐散开,体表萦绕的温润白光也随之收敛,只在眉心留下一点淡淡的莹光。他抬手想拂去额角的汗水,指尖却意外触到了鬓角的发丝——以往那些如同霜雪般的白发,此刻竟有了不同:指尖划过的地方,几缕发丝不再是纯粹的白色,而是泛着淡淡的青色,像初春时节,柳枝刚冒芽时的那种嫩绿,带着鲜活的生机。
左若童的动作顿住了,他难以置信地将那几缕青丝捻在指尖,触感柔软,带着一丝温热——这不是幻觉!他想起十年前,为了突破逆生三重的瓶颈,他强行逆冲经脉,导致鬓角一夜变白;想起这些年,为了守护三一门,他日夜操劳,白发越来越多,连眼神都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可现在,这些青丝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心中积压多年的阴霾。
“逆生三重……原来‘逆’不是死路,而是要在‘逆’中寻‘生’。”他低声感叹,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眼中却泛起了通透的光芒。以往他执着于“剥离后天杂质”,以为只有彻底摒弃后天的一切,才能回归先天本源,可结果却像握着沙子的旅人,越用力,沙子流失得越快,还伤了自己的经脉。如今放下了那份执念,遵循罗恩“顺逆相济”的道理,让先天炁与后天生机相互滋养,反而突破了停滞二十年的瓶颈,连心境都跟着通透了。
他推开闭天阁厚重的石门,门外的晨光比阁内更显温暖。刚走下台阶,就看到罗恩提着一个竹盏,站在不远处的竹林旁——竹盏里盛着清晨收集的竹叶露,露水清澈,映着竹叶的影子,还带着淡淡的竹香。
“左门主这几日闭关,想必收获不小。”罗恩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他的鬓角,没有多言,却已明白了一切。
左若童快步走上前,语气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甚至还有一丝激动:“先生!全赖您的《逆生三重新解》!我现在不仅旧伤全好了,炁息比年轻时还要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