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将“地理环境”与“修行理念”联系起来,而主角不过是同时阅读几本书,便轻易找到了其中的深层关联。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力,已远超寻常学者的范畴,更像是一位站在高处、俯瞰全局的“智者”,能轻易看透事物表象下的本质联系。
还有一次,主角在阅读历代长老的修行笔记时,发现有位长老记载着“逆生三重练至二重时,易出现‘炁滞丹田’之症,需以‘温阳散’化解”,而旁边另一本医典中则提到“温阳散性燥,长期服用易伤脾胃”。主角便在笔记旁标注:“可改用‘麦冬+玉竹’煮水代茶,滋阴润燥,既解炁滞之症,又不伤脾胃,与逆生三重‘温和养炁’之理相合。”
陈长老看到这处标注时,特意翻阅了相关典籍,发现主角提出的方子不仅在医理上成立,更与逆生三重的修行特性完美契合——这绝非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基于对“修行”与“医理”的双重理解,进行的创新推演。
起初,陈长老还隐隐担心主角会觊觎二层的逆生三重核心典籍,甚至试图窥探三层的秘传。可观察数日下来,他发现主角的阅读范围极广:从一层的《道德经》《山海经》,到二层的《炁论》《历代异人传》,甚至连角落里落满灰尘的《卜筮正宗》都翻了一遍,却很少长时间停留在逆生三重的典籍上。更多时候,他都是同时翻阅不同类别的书籍,然后陷入长久的沉思——有时会在纸上画些复杂的图谱,有时会低声念叨着什么,神情专注而深邃,仿佛在构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
“原来先生是在研究整个世界的规则,而非仅仅盯着我三一门的功法。”陈长老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他活了七十多年,见过无数天资聪颖的弟子,却从未见过像主角这样,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吸收知识,又能以如此深的维度整合创新的人。这份学识与智慧,早已超出了“异人”的范畴,更像是一位“通才”,在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
此后,陈长老再见到主角时,便会主动送上刚煮好的茶水,偶尔还会与主角探讨几句典籍中的疑问。而主角也会耐心解答,用简洁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核心,往往让陈长老茅塞顿开。
夕阳西下时,主角会合上最后一本书,将典籍放回原位,然后缓步走出知微阁。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而他的脑海中,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网络,也在每一次阅读与思考中,变得愈发清晰、愈发完整。知微阁的智慧,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为他日后在异人界的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