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严肃,“那些伤口里的黑色小虫是关键。它们会不断繁殖,加重感染。必须在敷药前用烧红的细针一个个挑出来。”
刘绰的手一抖,“挑虫术?我在关中时听范博士说过,现在的大夫治疗伤口生虫,的确是这么干的。”
“呃,我是查的资料。其实,我也不懂。”一号公务员尴尬片刻接着道,“而且你们有麻醉药——曼陀罗花汁可以减轻痛苦。记住,操作的人必须戴手套,挑出的虫子要立即投入火中烧毁。安全起见,我建议你直接上烙铁。跟保命比起来,我觉得患者能够接受这种疼痛。”
刘绰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我明白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预防措施。”一号公务员说,“所有接触过患者或尸体的人,要用醋和烧酒混合液洗手,衣物要用沸水煮过。最重要的是——”
声音突然停顿了一下。
“是什么?”刘绰急切地问。
“心理疏导。”一号公务员的语气变得温和,“这些人不懂什么寄生虫和感染,他们信鬼怪,会害怕,会绝望,你要给他们希望。告诉他们这不是诅咒,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刘绰若有所思:“这个问题不大,忽悠人我还是很在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错。”一号公务员肯定道,“现在,重复一遍我告诉你的治疗方案,确保没有遗漏。”
刘绰放下笔,闭上眼睛回忆:“隔离患者,环境消毒,尸体火化;外敷雄黄、菖蒲等药粉,内服板蓝根、黄芩等汤药;挑出伤口中的寄生虫;做好预防措施和心理疏导。”
“很好。”一号公务员似乎满意了,声音越来越远,“记住,这次用了你一次宝贵的机会,现在只剩十六次了。我的时间到了...”
刘绰郑重地点头:“我会珍惜剩下的机会。真的非常感谢你。每次都能给我在这个时代也能够操作的好办法。”
刘绰低头看着记满要点的纸张,小心折好,收入袖中。
救人才是最紧要的。
她必须立刻行动——准备药材,组织人手,说服大理寺火化那些尸体...
三更鼓刚过,太医署的程太医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披衣开门,只见明慧县主府上的胡缨站在门外,额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
“程太医,县主有请,事关京兆府和三司衙役的尸毒之症,耽搁不得!”
“我就说是尸毒吧!”
程太医激动得拍掌,连忙转身去拿药箱,披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也顾不得。
这怪病已传遍太医署,几十名衙役皮肤溃烂,高烧不退,又有虫子蠕动。
太医们为了争论是诅咒还是尸体腐败产生的"秽气"(瘴气)导致的疾病,已经吵翻了天。
这几日,三司主官都递了名帖请太医,可愣是没人敢应。
不是他们医术不精,而是他们身为太医,寻常情况下,根本见不到尸毒感染者。
宫中贵人们岂会跟腐败许久的尸体有接触?
没有经验,又怕砸了自己的招牌,自然没人愿意出手。
崔元礼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才去找刘绰碰碰运气。
他想,就算真是诅咒,说不定明慧县主也不怕呢?
经历了嗣道王府别院那一案,身为御史的刘禹锡也病倒了。
像他一样的三司官员还有十几位。
好在他们所中之毒,没有亲手搬运尸体的衙差们那么严重。
所以这回刘绰答应帮忙救人,宵禁通行令办得尤其得快。
当程太医匆匆赶到县主府的书房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