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至少能给家人一个安全的环境。
“我愿意。”沃尔夫拉姆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我的家人,也为了我自己的良心,我愿意走。不过,我需要时间处理家事,还要和伊丽莎白商量一下。”
“好,我等你消息。”埃里希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至少,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到柏林后,埃里希把堂弟一家的决定告诉了海因里希和妻子。海因里希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说道“哥哥,我想通了。留在德国,我们只会成为纳粹的牺牲品。为了我的家人,也为了我的研究,我愿意去沈阳。也许在那里,我还能继续我的历史研究,不受政治的干扰。”
妻子也激动地说“太好了!只要能和你们在一起,去哪里我都愿意。我早就想见到夏洛特和景行了。”
埃里希看着弟弟和妻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立刻给杨春元打了电话,告诉他一家人决定前往沈阳的消息。杨春元非常高兴,表示会立刻安排船只和住处。
接下来的几天,埃里希一家开始忙碌地准备起来。他们需要处理房产、家具等财产,还要通知其他愿意跟随的亲戚和老仆。
里希特霍芬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他们埃里希家和堂弟的家庭外,还有一些远房亲戚。当他们得知里希特霍芬的决定后,大部分人都犹豫不决。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家园和财产,还对纳粹抱有一丝幻想。但也有一些人,看清了纳粹的真面目,决定跟着他们一起走。其中包括里希特霍芬的两位年迈的姑姑,以及沃尔夫拉姆的岳父母一家。
家里的老仆们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里希特霍芬家的管家施耐德,已经为里希特霍芬家族服务了四十多年,从他父亲那一代就开始了。他说“将军,我生是里希特霍芬家的人,死是里希特霍芬家的鬼。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厨师、园丁、女佣们也都纷纷效仿。他们世代为里希特霍芬家族服务,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最终,决定离开的人加起来有近百人。埃里希一家三口,海因里希一家四口,沃尔夫拉姆一家六口,再加上两位姑姑、沃尔夫拉姆的岳父母,以及三十多名老仆和许多其他亲戚。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也有身经百战的军人和勤劳朴实的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