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支持部队,有的主动报名参加后勤工作,有的拿出自家的粮食和物资支援前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走上台,激动地说:“张司令,俺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给战士们做饭、送水。俺把家里的粮食都捐出来,让战士们吃饱了好打鬼子。”
国民党方面也察觉到了日军的异动,他们在平州以西的部队开始蠢蠢欲动。
“日军要对沧州动手了,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国民党将领在军事会议上问道。
“不能让张浩的部队被消灭,否则日军的势力会进一步扩张,对我们也不利。”另一名将领说道。
然而,国民党内部对于是否支援张浩存在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出兵相助,共同抗击日军;另一部分人则担心张浩借此机会壮大实力,对他们构成威胁。
“我们可以先观望,等日军和张浩两败俱伤时,我们再出手。”有将领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国民党的高层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们一方面不想看到日军坐大,另一方面又对张浩心存忌惮。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下,他们的行动变得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做出明确的决策。
沧州周边的局势愈发紧张,日军的集结行动仍在秘密进行,情报人员在危险中艰难地获取着情报。
在一次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一名情报员不幸被日军发现。日军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审讯,但他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一定要查出日军的详细计划,不能让牺牲的同志白白付出。”李强悲愤地说道。
张浩深知局势的严峻,他一面等待着更确切的情报,一面加紧内部的准备工作。
“不管日军有什么阴谋,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张浩对将领们说道,“同时,密切关注国民党的动向,他们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
在这个风暴前夕,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沧州城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明朗,等待着决定胜负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