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根据地积极备战的同时,日军的封锁与渗透计划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
山本一郎调集的周边日军部队,如同恶狼一般,迅速向根据地周边集结,逐渐收紧包围圈。
根据地的侦察兵们察觉到了日军的异常调动,将情报飞速传回。
张浩看着地图上逐渐逼近的日军标识,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日军这是要把我们困死在根据地啊。”他低声自语道。
随着日军包围圈的形成,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粮食、药品、弹药等物资的运输通道被无情截断,后勤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后勤负责人心急如焚,向张浩汇报:“张首长,目前我们的物资储备虽然经过前期努力有所增加,但长期被围困下去,迟早会消耗殆尽。尤其是药品,受伤战士的治疗急需大量药物。”
张浩拍了拍后勤负责人的肩膀,安慰道:“别慌,我们再想想办法。
一方面,继续严格管控物资,合理分配,优先保障前线和伤员。
另一方面,发动群众,看看能不能在根据地内挖掘一些草药,缓解药品短缺的问题。”
与此同时,日军利用汉奸势力,在根据地内部制造了一系列混乱。
汉奸们四处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企图扰乱根据地的正常秩序。
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始人心惶惶,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不能让这些汉奸得逞!”张浩果断下令,“通知保卫部门,加大对汉奸的清查力度,绝不能让他们在根据地内兴风作浪。
同时,组织宣传队伍,深入群众,揭露日军和汉奸的阴谋,稳定民心。”
保卫部门迅速行动,在根据地内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清查。
他们明察暗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经过一番艰苦排查,终于揪出了几个隐藏较深的汉奸。
在公审大会上,汉奸们的罪行被一一揭露,根据地的群众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这些卖国贼。
“打死这些汉奸!”“让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群众们的怒吼声响彻云霄。
最终,汉奸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根据地的民心得到了稳定。
然而,日军的围困依旧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根据地喘不过气来。
战士们在紧张的防御之余,还要忍受着物资短缺带来的困难。
粮食定量供应,战士们常常饿着肚子坚守岗位,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只要能把小鬼子赶出去,这点苦算什么!”张大力咬着干粮,坚定地说道。战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为了打破封锁,张浩召集军事将领们商讨对策。“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日军封锁线的薄弱环节,撕开一个口子。”李团长建议道。
“没错,但日军肯定也料到我们会突围,他们的封锁线一定戒备森严。我们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尽量减少伤亡。”张大力补充道。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大家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突围计划。
挑选了一批身手敏捷、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组成突击小队,趁着夜色,从日军防守相对薄弱的西侧进行突围。
夜幕降临,突击小队如鬼魅般出发。他们身着黑色军装,脸上涂抹着油彩,在黑暗中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日军的巡逻队,悄然接近封锁线。
然而,日军的封锁线比想象中还要严密。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来回扫射,如同恶魔的眼睛,搜寻着任何可疑的动静。铁丝网纵横交错,周围还埋设了大量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