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人、更接近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高声问道,“我们土仓借出的金银铜钱之债,是否也可适用此法?” 这类涉及土地和债务争讼的裁决,在这个时代的泥轰,堪称地方治理的风向标,足以影响商人市场信心、武士领主土地权利的借贷行为。因此,围观者中除了当事双方,自然还混入了其他酒馆、专业放贷机构“土仓”、拥有庞大财力的寺社,乃至一些势力雄厚的地方豪族派来的眼线。
今川义真目光扫过那名土仓代表,从容颔首:“可!吾方才已言,非独酒馆。凡在三河之地,所有放贷者,包括土仓、佛门寺庙、神社,乃至某些自身也从事放贷的领主,只要债务方是效忠于今川家、居于三河国的家臣、附庸领主、惣村或其他形式的领民,其债务纠纷,在满足条件后,皆可申请仿照此例,经今川家评估后进行必要的债务转圜,以避免民困。”
“三河守大人明鉴!”又一人急切地追问,“若是金银铜钱等货币之债,而非粮债,又当如何?贵方也以粮食抵偿吗?”
今川义真似乎早有预料,立刻回答:“自然可以。然,债权方不得强行指定须以金、银或铜钱中的特定某一类偿还。今川家有何种钱粮物资,便以何种支付,此乃前提。孤可向诸位保证,绝不用恶钱(劣质钱币)充数!诸如私铸铁钱、铅钱等,我今川家自身在收取年贡、段钱时便明令不予承认之物,绝不会用于支付此类债务。”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的自嘲,“毕竟,我今川家非是天朝上国大明,府库之中,可没有堆积如山的永乐通宝可供挥霍。”
“若能保证非是恶钱,此答已是令人感动!”先前提问的那名土仓代表闻言,竟朝着今川义真深深鞠了一躬,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感慨。显然,作为专业的“金融”从业者(而非简单的“粮融”),他们平日深受市面上流通的各类掺假、减重恶钱之苦,今川义真关于支付媒介质量的承诺,无疑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河守大人,您方才屡次提及的‘评估’……究竟是何评估?如何评估?”这次高声发问的,听口音像是潜在的债务方,或许是某个小地头或者惣村的代表。
今川义真耐心解释道:“评估,即核实与判断。核心在于,查证债务方是否真的‘无力偿还’。方才孤已强调,债务方力所能及之部分,须先行偿还!若有那等明明家有余财,却妄想将债务全数转嫁给今川家者,此法绝不容许!因此,我今川家需派遣专人,对申请救助的债务方所拥有的资财进行盘点清查,包括其家中存粮、金银细软、田地产出能力、乃至可动员的劳力多寡等等,综合评判其真实的偿还能力与困境程度。”
当听到“盘点清查资财”、“田地产出能力”这些字眼时,台下人群中,某些人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变。一些有见识、有政治嗅觉的人已然窥破了今川义真这番“慈悲为怀”的救济政策背后,更深层、也更致命的意图——
检地!
这分明是借着债务救济之名,行清查田亩、核实石高之实!首要目标,自然是那些位于西三河、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今川家控制力尚未完全渗透的惣村和名主(小地主)。通过介入其债务,今川家便获得了合法且难以抗拒的理由,去丈量他们的土地,评估他们的真实产出。同时,从借贷往来记录中,虽不能完全精确,但也足以管中窥豹,推测出那些与今川家若即若离的地方豪族的大致石高与财力虚实!
如此一来,今川家对三河国,尤其是西三河的实际情况掌握,将从模糊走向清晰。唯有了解了真实的石高,才能进行有效且公平(相对而言)的财税汲取,才能建立起可靠的力量动员体系。这才是今川义真此举,除了刁买人心、稳固封建秩序外,最核心、最致命的政治目的——将今川家对西三河的控制,从名义上的“守护”,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