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图纸是用细棉纸绘制的,上面画着缠枝莲纹的样式,线条流畅,花纹繁复,莲花盛开,藤蔓缠绕,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工匠们闻言,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不可思议:“这缠枝莲纹可是宫廷重器上才会用的纹样,雕刻起来极为复杂,光是这一朵莲花的花瓣层次就得刻出七八层,没有个十年八年的功底根本拿不下来。” 另一个中年工匠则看着桌上的金箔,眉头紧锁:“用金箔包边更是耗费成本,这金箔薄如蝉翼,稍不小心就会弄破,贴的时候也得万分小心,这一块皂的成本怕是要翻上好几倍。”
“这成本可就高了去了。” 一个年轻的工匠忍不住说道,他手里拿着刻刀,正在一块废弃的皂基上练习缠枝莲纹的雕刻,刻刀在他手中有些笨拙,线条歪歪扭扭,显然还不熟练。
管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高成本才有高回报。大人说了,每块皂的成本就算到百文,售价也能定到十贯,照样有人抢着要。你们想想,这一笔下来,大家的月钱都能多拿多少?”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坊里一片忙碌,灯火从清晨一直亮到深夜。工匠们先用最上等的皂基,皂基是用精选的牛羊油脂经过多道工序提炼而成,洁白细腻,像凝固的牛乳。他们按照特殊的配方加入武媚娘提供的香料,用特制的铜搅拌器不停地搅拌,搅拌器的把手被磨得光滑发亮,上面布满了工匠们的手汗。直到香料与皂基完全融合,散发出均匀而浓郁的香气,才倒入特制的模具中,模具是用黄铜打造的,内壁光滑,能保证皂块成型后的平整度。
待皂块凝固后,取出进行精细的打磨,工匠们用细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皂体表面,直到表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出人影。然后,由专门的雕刻工匠在皂体上雕刻缠枝莲纹,这些雕刻工匠都是从京城有名的玉器工坊请来的,技艺精湛。他们屏息凝神,眼睛紧紧盯着皂体,手里的刻刀在皂体上灵活地游走,刻刀有大有小,有尖有圆,根据不同的纹路随时更换。每一笔都恰到好处,莲花的花瓣层层叠叠,边缘带着自然的弧度,荷叶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能看到叶片上的绒毛,藤蔓缠绕其间,走势自然流畅,栩栩如生。雕刻完成后,还要用最细的砂纸轻轻打磨,让花纹更加圆润光滑,摸上去没有丝毫硌手的感觉。
最后,工匠们将金箔小心翼翼地贴在皂块的边缘。金箔被放在一张薄纸上,工匠们用特制的竹镊子夹起金箔,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夹一片羽毛,然后慢慢地将金箔贴在皂块边缘,再用细羊毛刷将金箔压平,确保没有气泡和褶皱。金箔的光泽与皂体的洁白相映成趣,再配上那精致的缠枝莲纹,整块香皂看起来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舍不得用。
做好的香皂被放进特制的金丝楠木盒里,木盒是用整块金丝楠木雕刻而成,表面有着天然的金色纹路,像流淌的水波。木盒表面雕刻着与皂体相同的缠枝莲纹,还在莲花的中心镶嵌着细小的红宝石作为点缀,红宝石的颜色鲜艳,与金色的木纹和褐色的皂体形成鲜明的对比。盖上盒子后,再用红色的锦带系成一个漂亮的蝴蝶结,锦带上还坠着一个小巧的玉坠,才算完成全部工序。
“宫廷专供皂” 一经推出,果然在贵族圈里引起了轰动。消息刚一传出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长安的各个王府和官宅。不少王公贵族派人来预订,派来的仆人骑着快马,风尘仆仆地赶到香行,生怕来晚了就订不到。一块售价十贯的香皂,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是天文数字,足够一家人省吃俭用过上大半年,而对于那些家财万贯的贵族而言,却不算什么。他们看重的是这香皂背后的身份象征 —— 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用上宸妃娘娘和司农寺联合推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