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夜色像一块浸了浓墨的绒布,沉甸甸地压在坊市的飞檐翘角上,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西市旁的 “张记犁行” 却一反常态,平日里喧嚣到深夜的店铺此刻静悄悄的,门前那盏画着 “张记” 二字的走马灯早已熄灭,唯有后门虚掩着,一道昏黄的烛火从门缝里挤出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像一只窥视着黑夜的独眼。
后院的正房里,烛火彻夜未熄。三支手臂粗的牛油烛在黄铜烛台上跳跃,烛芯偶尔爆出火星,将墙壁上挂着的 “财源广进” 匾额照得忽明忽暗。那匾额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边缘的金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底下暗红的木色,像凝固的血。张万贯背着手站在窗前,身上那件蜀锦长袍绣着暗纹的牡丹,被烛火映出流动的光泽,可他那张平日里总是堆着虚伪笑容的脸,此刻却拧成了一团,眉头紧锁,像是有什么解不开的死结,连眼角的肥肉都在微微抽搐。
他身后的八仙桌上,摆满了残羹冷炙。一盘酱肘子只剩下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骨头上还沾着几点暗红的酱汁;旁边的银酒壶倒在桌上,紫红色的葡萄美酒顺着桌沿往下滴,在青砖地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像极了溅落的血滴。洛阳来的李掌柜坐在对面的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个成色极好的羊脂玉扳指,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眼神却不安地瞟着张万贯的背影,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着,发出 “笃笃” 的轻响,与烛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诡异。
“砰!” 张万贯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空瓷碗被震得跳起来半尺高,又重重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惊得李掌柜手里的玉扳指差点掉在地上。他转过身,脸上的肥肉因为愤怒而剧烈抖动着,唾沫星子随着话语像雨点般溅到李掌柜脸上:“那贞观犁要是在关中铺开,咱们的直辕犁就成烧火棍了!你以为洛阳的农户就会一直守着老犁?用不了半年,他们就得哭着喊着要新犁,到时候咱们手里堆成山的货,只能当废铁论斤卖!”
李掌柜连忙掏出手帕,胡乱擦了擦脸上的唾沫,心里暗骂这胖子没规矩,脸上却堆起讨好的笑容,像朵盛开的菊花:“张掌柜息怒,息怒。这事…… 咱们总得想个法子应对不是?那李杰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刚到长安没几天,未必能斗得过咱们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
“法子?我能有什么法子?” 张万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那顶镶嵌着鸽血红玛瑙的帽子被抓得歪到一边,露出油腻的发髻,“司农寺那帮官老爷现在把他当宝贝疙瘩,听说陛下都亲自朱批要推广了。咱们去找官府说理?怕是连衙门的门槛都踏不进去!” 他快步走到墙角的梨花木柜子前,那柜子上了三道沉重的铜锁,他掏出钥匙,“哗啦啦” 一阵响,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锦盒,“哗啦” 一声倒在桌上。
黄澄澄的金条、叠得整整齐齐的银票滚落出来,在烛火下闪着诱人的光,晃得人眼睛生疼。金条有大有小,大的足有十两重,小的也有五两;银票面额从一千贯到五千贯不等,票面盖着长安最大的钱庄 “汇通号” 的朱印,每一张都能随时兑换成现银。张万贯拿起一张面额五千贯的银票,在李掌柜眼前晃了晃,那银票的纸质光滑,墨色鲜亮:“这是十万贯,一半用来打点御史台的大人,让他们给陛下递折子,就说这新犁耗费铁料,恐动摇国本,还说李杰勾结西域,用的是不祥之铁;另一半雇些地痞流氓,在市井里散布谣言,把新犁说得一文不值,务必把它的名声彻底搞臭!”
李掌柜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他猛地探过身,伸手拿起一根五两重的金条,用牙狠狠咬了咬,清晰的牙印立刻留在上面,带着金属的凉意。这一根金条,抵得上他洛阳那家铺子半个月的进项,足够在洛阳买上三亩上好的水田。可他转念一想,又心疼起来,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