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好的项目需要我跟你一起出面?”
夏中海刚来东阳市就知道自己就是为面前这个年轻的市长保驾护航的,否则哪里会轮到年近五十五的自己从省委办公厅的冷门位子一下子跃至成为一方诸侯。
本来夏中海过来东阳是做好了当菩萨的心理准备,可是没想到李杨人虽年轻,有时有些事也很激进,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那是相当老道。他去市政府后,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在东阳资历浅而对自己这位市委书记有丝毫怠慢,反而处处尊重,遇到重大决策都会主动上门沟通,充分听取自己的意见。即便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不同看法,他也总能用平和的方式提出,并耐心解释自己的思路,从不会搞一言堂。这种成熟稳重的作风,让夏中海最初的顾虑渐渐消散,反而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欣赏和信任。两人在工作中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个主抓全面、把握方向,一个冲锋陷阵、狠抓落实,东阳这一年多来的变化,离不开他们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
此刻看着李杨略显凝重的神色,夏中海心中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收起笑容,关切地问道:“李市长,看你今天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杨喝了一口茶后,说道:“书记,这一年来不管是工作上和生活上,非常感谢您的包容和支持,只是很遗憾,昨天晚上接到省里主要领导的电话,我可能要先当逃兵离开了。”
这句话一说,让夏中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不解。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放下杯子,身体前倾,急切地问道:“李市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要当逃兵离开了?省里是要把你调出东阳了吗?调去什么地方?”夏中海怎么也没想到,李杨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在他看来,李杨在东阳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两人配合也十分默契,东阳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李杨怎么会离开呢?
李杨看着一脸着急样的夏中海,轻轻笑道:“夏书记,说实话我也不想这么早离开东阳,只是楚州的石书记这次是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可能是我在那边工作过,所以这次省里就考虑到了我这个人选。”
听到这里,夏中海倒不好说什么了,毕竟人家是去接市委书记任的,虽然说自己屁股下面的位子也是为他准备的,但是有谁会嫌弃能提前先接任市委书记一职。要是没有石天军的病倒就好了。可是在参加全国“两会”时,这石天军看着很是精神抖擞,一点都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唉、这也是世事难料。
所以夏中海先提前开始恭喜李杨了,并问李杨离开前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夏中海知道,李杨要是离开,他身边的一些人肯定要提前安排好,毕竟再怎么样也不能让身边人寒心。现在夏中海只希望接李杨手的下任市长会,毕竟现在的东阳可谓是
从夏中海办公室出来后,李杨开始决定要对自己身边的一些人进行安排了,比如丁博文、郭毅,嗯,还有快要成为自己大嫂的市团委的肖娜,以及平湖的卢建军,看来这几天也是还有一阵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