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算大会(sc)的展厅内,人声鼎沸,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工程师、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尖端科技碰撞所特有的、混合了期待与竞争的气息。
巨头们的展台依旧是最吸引眼球的存在,“环宇科技”
那充满未来感的“神谕”
平台演示区前,更是围满了好奇的观众。
相比之下,“奇点科技”
的展位显得低调而专注。
然而,这种低调,在其技术宣讲环节正式开始后,被彻底打破。
林小一没有亲自上台,他将这个向世界次展示“烛龙”
利刃的荣耀,交给了李明。
李明站在台上,面对着台下那些目光锐利、见多识广的专家和潜在客户,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和渲染,直接切入核心。
“各位,今天,我们‘奇点科技’,将向大家展示一种新的计算可能性。”
李明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我们称之为‘烛龙’,一种基于量子启架构(qia)的高性能计算芯片。”
台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骚动和交头接耳。
qia?一个对大多数人而言都颇为陌生的词汇。
李明没有理会,直接切换ppt,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经过脱敏处理的、“烛龙”
芯片在“天河研究院”
实测的各项数据。
当展示到“烛龙”
在某个极端复杂的天体物理n体模拟任务中,相比目前最先进的通用gpu架构,在保持相同精度下,将计算时间从数周缩短到数天,同时整体功耗降低百分之四十时,台下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当演示到“烛龙”
运行大规模图神经网络进行药物筛选,其推理度和对复杂分子相互作用预测的准确性,远现有方案时,几位来自国际顶级药企的代表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热切。
而当李明最后展示“烛龙”
内置的硬件级安全模块,如何实现对计算过程和数据流的“白盒”
级透明监控和主动防护,有效抵御了多种已知和未知的硬件攻击时,台下那些来自国家安全实验室和敏感行业的专家,表情变得极其严肃和专注。
数据,冰冷而客观的数据,如同最锋利的矛,刺穿了所有的怀疑和pre!
宣讲结束后的自由交流时间,“奇点”
的展位瞬间被汹涌的人潮淹没!
来自各国顶尖研究机构、大型企业、投资银行甚至政府部门的代表,将李明、秦教授以及林小一团团围住,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来:
“qia架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保证其通用性?”
“这种能效比是可持续的吗?在更大规模集群上的表现如何?”
“安全模块的具体实现机制?是否经过第三方权威认证?”
“合作模式?供货周期?价格?”
林小一从容应对,他的英语流利而精准,对技术的理解深刻透彻,对商业的合作持开放而谨慎的态度。
他并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明确答案,尤其是涉及核心机密的部分,但他的坦诚、自信以及对技术路线的清晰阐述,给所有来访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环宇科技”
展台前的人群,似乎稀疏了一些。
不少人在听完“奇点”
的宣讲后,都下意识地走向“环宇”
的展台,带着一种审视和比较的目光,去重新评估那曾经被视为“唯一未来”
的“神谕”
平台。
一种微妙的变化,在会场内悄然生。
当晚,全球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