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对林小一而言,依旧是“复习”
。
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反而在初中这个新环境里,再次展现出了恐怖的统治力。
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他已经能用多种方法秒解,甚至提及简单的函数思想;
物理课上,讲到光学折射,他顺手画出了透镜成像的光路图,比老师板书还标准;
语文和英语,他成年人的理解力和词汇量更是让老师都感到惊讶。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回答正确,而是在各科老师提出思考题时,总能给出纲的、新颖的解法。
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颠覆大家对“初中生”
认知的上限。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
林小一,总分年级第一!
数理化全部满分!
语文和英语也接近满分!
而且,他将年级第二名的总分,甩开了三十多分!
一个在初中阶段同样令人绝望的差距!
成绩单一出,全校再次哗然!
“天才!
真的是天才!”
“八岁碾压我们十三四岁的,没天理啊!”
“服了,彻底服了……”
之前王磊等人的质疑,在成绩面前不攻自破。
连一开始有些温和的李老师,看着成绩单,眼神中也充满了惊叹,对这个特殊的学生更加重视。
王磊看着自己中等偏下的成绩,再看看林小一那刺眼的满分,脸色难看,却也不敢再轻易挑衅。
在初中,成绩好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护身符”
。
林小一用一次无可争议的碾压,在初中奠定了他的学霸地位,赢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李老师甚至允许他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自学其他内容。
然而,学业上的顺风顺水,并不能掩盖事业展遇到的瓶颈。
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他身处初中而改变。
他的“基地”
运转开始出现问题。
先是产品问题。
优化版的“悬浮陀飞轮”
表市场新鲜感持续下降,销量增长几乎停滞。
李明那边负责研的新款电子宠物,程序攻关到了最后阶段,但总有一些小问题无法完美解决,导致无法量产。
简易计算器市场利润越微薄。
其次是渠道问题。
小卖部和书报亭的代销模式瓶颈明显,无法扩张,利润被分流。
他曾考虑过自己租个小店面,但资金(实业部分资金有限)、年龄和手续依旧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后是竞争问题。
低端模仿者的劣质电子表凭借价格优势,不断挤压市场空间。
虽然他依靠品质和“天才同款”
的噱头守住了一部分忠实客户,但增长乏力,甚至偶尔会出现下滑。
他的小生意,遇到了明显的天花板。
个人手工模式的红利似乎快要吃尽。
(必须突破!
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林小一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但突破口在哪里?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资本市场。
“深展”
的稳健表现带来安心,但无法解决眼前的实业困境。
就在他为此苦恼,甚至在考虑是否要再次涉足风险更高的短线投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以一种符合他“初中生”
身份的方式找上了门。
这天放学后,他正在“基地”
里翻阅一本《无线电》杂志,寻找灵感,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他警惕地问:“谁?”
“请问……林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