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悬浮陀飞轮”
表,如果自己组装,材料成本可能不到两块钱!
而售价依然可以维持在十元以上!
他立刻和年轻摊主攀谈起来,了解到他叫李明,是附近工业大学电子系的学生,在这里摆摊赚点生活费,也顺便捣鼓自己的小明。
林小一凭借“前”
的电子知识和“神童”
光环,很快与李明相谈甚欢。
他当场采购了一批基础元器件和两个旧的电烙铁、一个万用表,花了不到二十块钱。
并与李明约定,以后需要什么特殊元器件,可以找他帮忙寻找。
带着这些“宝贝”
和更加宏大的蓝图,林小一回到了家。
他将自己的房间变成了临时实验室。
凭借着成年人的理解力和专注力,以及那双虽然小却异常灵巧的手(重生带来的福利?),他很快掌握了基础焊接技术。
第一个晚上,他就成功地将一个lc-12机芯、一块液晶屏和电池焊接组装起来,虽然外壳简陋,但一块能够正常走时的电子表,在他手中诞生了!
(成功了!
)看着眼前这块粗糙却意义非凡的自制电子表,林小一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省了几块钱成本,更是意味着,他将生意的控制权,从供应链中段,向前延伸到了最源头的生产环节!
他拥有了产品定义和成本控制的终极武器。
接下来,他计划:
大量采购性价比高的机芯和液晶屏。
设计(或寻找)几款新颖、低成本的表壳。
尝试将“悬浮装置”
与自制机芯结合。
将李明展成自己的技术顾问和特殊元器件供应商。
一条由自己掌控的、从元器件到成品销售的完整链条,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就在林小一沉浸在自主研的兴奋中时,父亲林大山又带来了一个关于“飞乐音响”
的重磅消息,这一次,消息来源更加权威,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