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厉害!”
卡尔亲王难掩激动,转头看向身旁的汉军军事顾问孙德胜,语气急切地问道,“现在是不是动全面进攻的最佳时机?”
孙德胜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前方战场。
法军阵地已被突入的德军搅得一片混乱,防御体系明显动摇。
但整体防线尚未崩溃,若此刻贸然起总攻,德军恐怕也要付出不小代价。
既然是作为一场战术示范,那就要做到滴水不漏,力求完美。
只有展现出最精准、最高效的打法,才能真正让德军信服汉军的战术水准。
将来他们若自行运用却失败了,也无从推诿——毕竟方法已经手把手教了,连实战演示都做到了极致。
想通这一点,孙德胜轻轻摇头,向卡尔亲王说道:
“殿下,眼下尚非总攻良机。
不如再调集炮兵进行一轮轰击,掩护我方第二批渗透部队突进。
进一步打乱敌军部署,为正面强攻铺平道路。”
卡尔亲王听罢点头称是,认为此策稳妥而有效。
随即下令:第二批突击队进入待命状态,炮兵部队准备实施第二轮火力覆盖!
有了波作战的成功经验,德军此时信心十足,炮兵的射击精度与协同效率也比先前提升了许多。
正忙着围剿深入阵地之敌的法军,突然遭遇新一轮炮火洗地,毫无防备之下死伤累累。
原本就有些失控的局面,此刻更是雪上加霜,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法军阵型已开始动摇,但他们并未从最初的失利中汲取任何教训。
这也不能全怪前线官兵——除非是百年难遇的杰出统帅,否则谁能在敌人第一次进攻后就迅识破其战术核心,并立刻拿出应对之策?
若是法军将领真有这般本事,又怎会被派到这种边陲战线来固守待命?
因此,面对德军接二连三的打击,他们几乎束手无策,甚至连第二波攻势展开后,仍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德军的渗透行动始终与炮火紧密配合:先以猛烈炮击压制敌方地面火力,随后将精锐小队化整为零,悄然向前穿插推进,在敌阵中制造混乱,撕开口子。
在这种局势下,即便法军察觉到敌方的企图,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制行动。
除非他们不惜代价,在敌军猛烈炮火覆盖之下强行起反击,但这样一来,德军完全可以暂停攻势,转而依靠炮兵火力大量杀伤暴露在开阔地的法军有生力量。
由于德军掌握着进攻节奏,战场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控在他们手中。
若无法军找准对方战术上的薄弱环节,就只能被动应对,处处受制于人。
而渗透战术的关键正在于“渗透”
二字——当德军炮击结束时,突击部队早已悄然潜入法军防线内部,与守军犬牙交错,混杂在一起。
此时法军纵然想反击,也无法分辨敌我位置,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仿佛挥拳打空,满腔力量无处释放,徒留压抑与无力。
因此,德军第二波进攻再度得手,不仅将后续梯队成功送入敌阵,还为先头部队输送了充足的武器弹药、口粮和饮水等补给物资。
有了这些支撑,德军便能在敌人阵地深处稳住脚跟,如同一根铁钉深深嵌入,切断法军各部之间的联络,瓦解防御体系的完整性,逐步瘫痪整条战线。
此刻,法军指挥官终于意识到局势危急。
随着第二批德军投入战斗,敌方兵力显着增强,不仅巩固了已占区域,更开始主动出击,逐一攻击法军的交通壕、机枪工事以及炮兵观察点等要害部位。
这使得法军压力倍增,却一时找不到有效对策予以清除。
此前曾尝试脱离战壕、从外侧包抄围剿的方式,结果遭遇惨败,伤亡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