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因此并没有相应的银币,取而代之的是铜币。
五分、二分和一分的铜币均有发行。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长期以来已有使用铜钱的习惯,因此这些小额铜币自然也容易被接受。
而稍大一些的交易,则由银币来承担,因此,此次新货币的推出,并未在民间引发太大的混乱。
再加上新货币体系已经将各种面额规划得井井有条,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枚一枚地数铜钱,也无需用秤称银子的重量,避免了诸多争执。
正因如此,百姓普遍接受这种新的银币和铜币制度,确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至于与银币同时推出的纸币,目前则很少有人使用。
不过皇帝始终不急,因为纸币可以与银币等值兑换。
在价值上,两者完全一致。
相比银币,纸币更轻巧,也更容易携带。
一旦有人尝试使用,并确认纸币可兑换银币后,相信大多数人也会逐渐接受它。
林文的目标,就是让民众逐步认可纸币的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种认知。
等到大家习惯了纸币的使用,再逐步减少银币的发行,并回收市面上的银币,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
既然央行的初衷是推广纸币,那么自然也就不再铸造面额高于一元的银币了。
对此,央行对外的解释是,大面额银币重量较大,携带不便,实用性较低,所以只发行了纸币。
由于眼下民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新的银币上,因此这一调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毕竟,此时大多数人仍只接受银币,尚未能接受纸币。
等他们逐步接受纸币之后,大面额纸币的流通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然而,为了确保天朝的纸币能够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除了以白银作为支撑货币的储备外,国库中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另一种保障。
这样一来,天朝的货币也像欧洲主要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一样,具备了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
当然,能否真正让天朝的货币走向世界,不仅取决于黄金储备的多少,更取决于国家的实力与国际话语权。
如果一个国家实力太弱,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银,也无法让其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甚至可能因此引来灾难!
“目前我们已发行了2亿银元,相当于1亿两白银。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发行4亿银元,并同步发行等量纸币。
等到民间逐步接受纸币之后,便会逐渐提高纸币的发行比例。”
金本位并不意味着每一张纸币都必须有全额的黄金储备,而是按照一定比例保有黄金作为准备金。
比如发行一百元纸币,只需储备三十元价值的黄金,准备金率即为30%。
这个比例并不需要太高,只要能让民众和外国商人知道这种货币可以兑换黄金或白银,从而赋予其价值,央行的目标就达到了。
除非遭遇大规模恶意挤兑,导致黄金大量外流,才可能动摇金本位的基础。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发生严重的挤兑事件,金本位制度是相对稳定的。
这也意味着,在正府发行的货币中,除了那30%有黄金支撑的部分外,其余70%实际上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发行货币的好处——只要你拥有一块钱,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把它变成两块钱。
所以这次新币的发行,短期内将为正府注入大比资金,极大缓解国库吃紧的状况。
不论是推动经济发展、修建道路桥梁,还是兴办企业、扩充军备、升级部队武器装备,都需要充足的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