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姐摊位盘出去的消息,像最后一片枯叶从枝头落下,为这场持续数月的商战画上了彻底的句号。
市场里那股无形的紧绷感,也随之消散。
这天傍晚收摊,李铁柱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清点钱匣子。
他看着王亚茹仔细地锁好店门,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
“亚茹,晚上别回家做饭了。”
王亚茹疑惑地转过头。
李铁柱脸上漾开一个实实在在的笑容,带着点不容拒绝的意味:“咱下馆子去!
叫上我娘和小丫!”
王亚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心意。
这是庆祝,也是一次……某种意义上的家庭聚会。
她的脸颊微微热,点了点头:“好。”
李铁柱兴冲冲地先回家接母亲和妹妹。
一进门,他就大声宣布:“娘!
小丫!
收拾一下,咱今晚出去吃!”
小丫第一个蹦起来:“下馆子?!
真的吗哥?!”
她身上还穿着那件红色的灯芯绒外套,兴奋得小脸通红。
李母正在灶台边忙活,闻言擦了擦手,脸上又是惊喜又是心疼:“出去吃?那得多贵啊!
咱家饭都做好了……”
“娘!”
李铁柱打断她,语气带着难得的撒娇和强硬,“就今天!
咱庆祝庆祝!
您儿子现在能挣钱了!”
他不由分说,帮着母亲解下围裙,又给小丫重新梳了梳头。
李母拗不过他,嘴里虽还念叨着“浪费”
,眼角眉梢却已带了笑意,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新的藏蓝色外套。
四人来到县城中心那家最大的“人民饭店”
。
对于李铁柱一家来说,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明亮的玻璃窗,整齐的方桌,穿着白制服的服务员,都让他们有些拘谨。
李铁柱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带头走进去,选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
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态度不算热情,但也不算冷淡。
李铁柱接过那张油印的、带着股油烟味的菜单,扫了一眼,心里有了底。
“一个红烧肉,一个糖醋里脊,一个家常豆腐,再来个西红柿鸡蛋汤!”
他点菜的声音响亮,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豪气。
这些都是硬菜,是他记忆中这个年代下馆子最实在的招待。
“哥,我想吃那个……”
小丫眼巴巴地看着邻桌盘子里的油炸花生米。
“加个油炸花生米!”
李铁柱大手一挥,又看向母亲和王亚茹,“娘,亚茹,你们还想吃点啥?”
李母连忙摆手:“够了够了!
点多了吃不完!”
王亚茹也轻声说:“这些很好了。”
等菜的间隙,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
小丫好奇地东张西望,李母则有些不自在地整理着衣角。
王亚茹垂着眼,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桌布流苏。
李铁柱看着她们,心里那股暖流又开始涌动。
他清了清嗓子,举起倒了茶水的杯子:
“娘,亚茹,小丫,今天这顿饭,是庆祝咱‘丽人服饰’打了个胜仗!
以后,咱家的好日子,长着呢!”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目光扫过母亲日渐红润的脸,妹妹身上暖和的新衣,最后落在王亚茹清秀而沉静的侧脸上。
李母看着他,眼圈忽然就红了,赶紧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好……好……我儿有出息了……娘高兴……”
小丫不懂那么多,也跟着举起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