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两个穿着紧绷牛仔裤和花衬衫、烫着爆炸头的年轻女摊主,正毫不避讳地指着他说笑,眼神里的轻蔑像刀子一样甩过来。
李铁柱的脸“腾”
地一下烧红了,血往头上涌。
屈辱感狠狠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不是土包子!
他见过比这些破裤子破衬衫好看一百倍的衣服!
他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的流行趋势!
对!
流行趋势!
这股突如其来的羞辱,像一盆冷水,反而浇醒了他因震撼而短路的大脑。
他是谁?他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李铁柱!
他刷过的时尚资讯、看过的复古风潮、逛过的购物网站,才是他最大的本钱!
不是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
一股狠劲猛地顶了上来。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不再茫然,而是像探照灯一样,锐利地扫过一个个摊位。
那些摊主和顾客的喧嚣忽然离他远去,他的大脑飞运转,过滤着那些过于夸张、过于普通、质感太差、显然不符合北方县城审美的款式。
他的目光,跳过那些扫地的喇叭裤,跳过那些领口绣着大红花的确良衬衫,跳过那些颜色艳俗得扎眼的裙子。
忽然,他的视线在一个稍显冷清的角落摊位定格了。
那里挂着的几条牛仔裤,版型是略微收腿的直筒,不是夸张的喇叭形,颜色是正宗的靛蓝,面料厚实,车线工整。
还有几件衬衫,是小格子或者细条纹的,面料是挺括的棉布,领子做得有型。
甚至还有几条连衣裙,是简单的收腰a字款,没有多余的装饰,但颜色是沉稳的酒红或藏蓝,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高级感。
这些款式,在这个追求“醒目”
和“花哨”
的市场里,显得有些“保守”
,但却精准地击中了他记忆里那些关于“经典”
、“百搭”
、“耐看”
的审美认知。
这恰恰是8o年代中小城市审美觉醒初期,最容易接受又略显不同的风格!
他心脏怦怦跳,努力压下激动,装作若无其事地踱步过去,手指状似随意地捏起一条牛仔裤的裤脚,摸了摸面料,又看了看里面的线头。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起来有些疲惫,不如其他摊主那般活络,只是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吭声,继续低头整理货架。
“老板,”
李铁柱开口,努力让自己的乡音听起来不那么重,“这裤子……怎么拿?”
他用了黑市里学来的行话。
老板这才抬起头,又打量了他一下,似乎判断着他的购买力,慢悠悠地伸出几个手指:“十元。
一条。”
李铁柱心里倒吸一口凉气!
真贵!
但他脸上没露出来,反而皱起眉头,把裤子翻过来,指着里面一个处理得不太好的线头:“老板,你这做工……也就一般啊。
十元?抢钱喔?隔壁那种喇叭裤才喊六元!”
他故意把价格说低。
老板嗤笑一声:“后生仔,识不识货啊?那种薄得像纸一样的料子,穿几次就爆裆!
我这是正经厂货,做工扎实!
你看这铆钉,看这扣子!
十元,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钱一分货也得看值不值这个价。”
李铁柱不依不饶,又拿起那件细条纹衬衫,“这衬衫呢?”
“四元。”
“老板,你这就没诚意了。”
李铁柱摇摇头,把衣服放下,作势要走,“我诚心拿货,你开这价……算了,我去别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