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搬到工地旁的小院子后,日子过得安稳了不少。
每天清晨,他会早早起床,在院子里给蔬菜浇水、除草,看着绿油油的黄瓜藤爬上竹架,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枝头,脸上总带着满足的笑。
有时候邻居家的老人会来串门,他们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偶尔还会下几盘象棋,日子悠闲又自在。
我每天下班都会绕路去看看父亲,有时候带点他爱吃的软糕,有时候买些新鲜的水果。
每次去,都能看到父亲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的东西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有一次我去的时候,看到父亲正在缝补一件旧衣服,针脚虽然不算细密,却缝得很认真。
我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针线:“爸,这种活儿让我来,您眼睛不好,别累着。”
父亲笑着把衣服递给我:“没事,我在家也没事干,缝缝补补还能活动活动手。
你工作那么忙,不用天天过来,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我一边缝衣服,一边跟父亲说:“我过来看看您,心里踏实。
对了,爸,有件事我想跟您商量一下,关于以后养老的事儿。”
父亲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点紧张:“你说,我听着呢。”
我放下针线,看着父亲:“爸,您现在身体还算硬朗,能自己照顾自己。
可再过几年,您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了,总不能一直一个人住。
我和我哥商量过了,以后您要是走不动了,就搬去跟我们一起住。
不过,我有几个条件,想跟您说清楚。”
父亲赶紧点头:“你说,你说,只要能让我以后有地方住,不管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我看着父亲急切的样子,心里有点酸,赶紧说:“爸,您别紧张,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您得跟我和我哥商量着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瞒着我们,自己做决定。
就像之前征地款的事儿,您要是跟我们商量了,也不会闹出那么多麻烦。”
父亲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低下头小声说:“以前是爸不对,总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该自己做主,没考虑到你们的想法。
以后不会了,不管什么事,我都跟你们商量,听你们的意见。”
我点点头,继续说:“第二个条件,以后您不能再偏心我哥了。
我知道您一直觉得儿子能养老,可这些年您也看到了,我和我哥都是您的孩子,都会好好孝顺您。
以后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或者有什么好处,得我们俩平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只想着我哥。”
父亲抬起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歉意:“娟儿,以前是爸糊涂,总觉得嫁出去的闺女是外人,把所有的好都留给你哥。
可经过这么多事,爸明白了,闺女和儿子一样亲,都是能靠得住的。
以后我再也不偏心了,你们俩在我心里,一样重要。”
我心里暖暖的,继续说:“第三个条件,以后我哥要是再犯糊涂,比如像以前那样赌钱、借高利贷,您不能再护着他,得跟我们一起劝他,让他改邪归正。
要是他不听劝,您也不能再帮他找借口,更不能再拿家里的钱给他填窟窿。”
提到我哥,父亲叹了口气:“你哥现在懂事多了,每天在工地好好干活,还经常来给我送东西、陪我聊天。
不过你说得对,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以后他要是再犯糊涂,我肯定不护着他,一定跟你们一起好好说他,让他走正道。”
我看着父亲,又补充道:“还有最后一个条件,以后您不能再用断绝关系、去单位闹这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