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地里种什么好,但偏偏就不和旁人说实话,让人去买另外的品种。
这一点,她可以的。
最起码不坑人。
就是人有些太就像现在这种情况,你得顾着她才行,和我有点儿交往,她就不爽了。”
“嫂子,我明白。
她和我之间,我确实也受了一些教,我心里其实不恨她,反正关系都是相互的。
事出识人,以后,我自己注意着点。
嫂子,你也不要有别的想法。
我叫你也好,叫她也好,我们都是追求一个平衡。
能力、关系、利益。
我做事都会综合考量。
嫂子,你做事,我绝对放心。
至于其他人,只要不过分,我们就保持中立。
倘若一天我们门路成熟了,指不定还会合作别人。
叫村里人帮忙什么的。
你说是不是?”
“那是自然。
这一点就是我欣赏你的原因。
你这个人呀,就是客观而清醒。
不怕事,但也绝对不会主动搞事。”
我冲她笑。
刚准备继续滤豆浆,王浩电话打来了。
“没事,你去接电话,这边有我可以的。”
“那就麻烦你了。”
“去吧去吧。”
王浩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我听着就觉得心头暖呼呼的。
他说:“你那边和蔡鸢商量好了吗?”
一来就直接问正事。
我于是也不闲扯,知道他肯定忙着。
实话实说。
“挺好。”
王浩说:“我这边也是好消息。
给你三天时间,够不够?托管所我已经找人看好了。
到时候来直接送过去。
先关他们一个月再看情况。”
他说这些,我的心突突跳。
如果换个人,我可能会特别不踏实。
一个陌生的地方,两个孩子的托管问题。
住宿、消费之类的一堆事儿。
所以妇女做生意才会被人划分为“不着调”
的范围。
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
没钱、没门路、还没经验、没靠山。
我也觉得冲动。
我更觉得这是内心一种被我沉压多年、大学校毕业后就一点点锁在心底的不服输,敢挑战的因子一点点在往外滋生、在往外扩。
“王浩,谢谢你。”
我说:“谢谢你为我做这么多,这些事,都是你在替我考虑,我想得到,但做不到。
我”
“怎么了?”
我抬手擦了一下眼角,有些感动得眼睛鼻子都泛酸。
“没事,我会好好学,争取不辜负你的一番心意。”
“好!”
王浩那边也回答得十分干脆。
他声音更为肆意洒脱、豪爽,又重复了一遍:“好!
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
小梅,我说你可以,我觉得你可以,你就一定可以!”
这种时候,他既然要把我往前推,把我往上托举。
那我能给他最好的回答不是“谢谢”
。
而是“我争取做好”
。
这才是对一个愿意给人机会、想教人生存本事的人想听的回应。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
我不知道我能学到什么程度,但我会拼尽全力。
我甚至心里隐隐在想:他现在情况也不太好,我虽然学成不一定能扭转什么,或是拿他生意上的大头。
但最起码他压力大找到我谈话时,我能听得懂他的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