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的通讯器里传来侦察兵急促的汇报声,他站在主控室前的身影仿佛一尊雕塑。
蓝光在符文间流淌,像是某种古老语言正在低语。
他的拳头微微收紧,眼中寒芒未散。
“东区外围的能量节点……它也在响应信号。”
这句话像是一枚钉子,将整个遗迹的未来钉在了未知的天平上。
星耀没有多言,转身离开主控室,脚步坚定,身后是仍在闪烁的符文,以及那股尚未被完全理解的能量波动。
第二天清晨,实战测试如期开始。
训练场上,尘土飞扬,模拟战场已经搭建完毕。
这次测试不仅是对新式装备的验证,更是一场向各方势力展示实力的表演。
来自多个星域的代表、军方高层、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全都齐聚于此,等待见证一场可能改变银河战局的实验。
烈风披着作战服,站在星耀身旁,目光扫过远处那些神情各异的代表们。
“他们都在等着看笑话。”
他低声说道。
“那就让他们看一场真正的战斗。”
星耀语气平静,“让事实说话。”
演练由两支队伍组成:一支为传统装备组,使用的是经过战场检验的老式护甲与武器;另一支则是新式装备组,全员配备刚刚完成升级的能量融合系统。
战术设定为模拟外星舰队突袭,地面部队遭遇敌后渗透与火力压制。
随着指挥塔出启动信号,第一波攻击迅展开。
数架无人战机从高空俯冲而下,投掷出密集的爆弹和干扰弹,地面顿时陷入火海与电磁风暴之中。
旧式装备组立刻展开防御阵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高强度打击,他们的反应度明显滞后,护甲在爆炸中不断震动,部分士兵甚至被迫撤退。
与此同时,新式装备组则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能量护盾在接触冲击的一瞬间自动调整分布,将伤害均匀分散,使个体承受压力大幅降低。
不仅如此,装备中的神经同步系统也显着提升了士兵们的反应效率,他们在混乱中迅重组队形,精准锁定来袭目标。
“三号点位现敌机残骸,请求支援!”
一名新式装备士兵通过战术网络快通报情况。
“收到,二组掩护,一组火力覆盖。”
队长果断下令。
一道蓝色光束从新型步枪中激射而出,穿透烟雾,精准命中一架正准备再次俯冲的无人机。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空中燃起一团火焰。
“干得漂亮!”
烈风忍不住叫了一声。
星耀站在观察台前,眉头微挑,目光却始终未曾移开战场。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紧接着,模拟敌军动第二轮攻势——地面突击小队悄然潜入阵地侧翼,试图进行近身斩行动。
旧式装备组虽然察觉到异常,但在识别敌情与组织反击之间出现了短暂迟滞,导致几名队员被“击毙”
。
而新式装备组的感应系统早在敌军靠近时就已触预警,士兵们迅切换至近战模式,能量护臂展开微型力场屏障,同时配合新型脉冲匕,直接将潜入者压制在掩体之后。
“报告!
敌军渗透失败,我方损失为零!”
战术终端传回数据。
观察席上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一位来自边疆星系的将领皱眉道:“这不科学……他们的反应度比我们快太多了。”
“不是反应快。”
伊莎贝拉站在星耀身边,冷静地解释,“而是系统预判了敌人的行动轨迹,并提前引导士兵做出最优应对方案。”
“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