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目光落在远方尚未完全熄灭的庆典烟火残光上。
夜色深沉,银河依旧璀璨,但他的思绪已经从和平协议、资源分配转向了更深远的方向。
他深知,战争结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星耀召集了联盟内的科研核心团队,地点设在天枢星总部最深处的科技研究所。
这里曾是赵启留下的遗产之一,也是银河系最先进的研究机构之一。
伊莎贝拉早已等在那里,手中拿着一份详尽的科研计划书。
“我们不能再依赖旧技术。”
星耀开口,语气坚定,“这次战争让我们看清了太多问题,也暴露了我们的短板。
现在,是时候让银河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几位科学家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位年长的研究员低声说道:“星帅,我们的资源确实比战前多了不少,但要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知道。”
星耀点头,“所以我不会要求你们立刻拿出成果。
我要的是方向,是决心。
我会为你们调配更多的人力和物资,只要你们愿意尝试。”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会场的气氛。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站起身来:“如果能重启‘曙光计划’,或许我们可以从量子能源转换系统入手!”
“曙光计划?”
星耀挑眉。
“这是十年前的一个未完成项目。”
伊莎贝拉解释道,“原本是为了开一种新型能源核心,但因为资金和技术限制被迫中止。”
星耀沉思片刻,随后果断点头:“那就重新启动它。
我亲自督办。”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研究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星耀不仅亲自参与了几次关键会议,还特意调拨了一支由多个种族精英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专门负责这项工程。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鸿沟。
实验一次次失败,数据误差出预期,甚至有几次几乎导致设备损毁。
团队内部开始出现动摇的声音。
“也许我们该换条路走。”
一名研究员沮丧地说,“这个方向太难了。”
“不。”
星耀打断了他,“困难从来不是放弃的理由。
当年赵启面对的技术困境比我们现在复杂十倍,但他从未退缩。”
“可是……”
那名研究员还想说什么,却被伊莎贝拉拦住。
“星耀说得对。”
她接过话头,“我记得赵启曾经提到过一个思路——利用外星文明遗留下来的能量共振原理,或许可以优化我们的模型。”
众人眼前一亮,纷纷翻找资料。
很快,他们找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研究笔记,并据此调整了计算模型。
几天后,实验室里终于传来好消息:第一次完整模拟成功,能量转化率提升了近三成!
这一成果迅在整个联盟内部引震动。
各大势力纷纷派人前来观摩,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科学家也开始主动加入研究团队。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医疗组成功研出新一代修复纳米机器人,能在短时间内加伤口愈合;军事工程部则在测试一种新型护盾系统,能够在高强度战斗中提供更持久的防护。
星耀亲自前往各个实验室视察,每到一处都给予研究人员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他知道,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终将汇聚成银河系整体科技水平的飞跃。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