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指挥舰的观察窗前,目光穿透无垠星海。
和平协议签署已过去数日,银河表面恢复了久违的平静,但他的内心却从未真正放松。
边境信号依旧不稳定,侦察舰队传回的数据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通讯器亮起,伊莎贝拉的声音传来:“将军,科技共享计划的筹备会议已经安排妥当,各方代表将在三小时内抵达。”
星耀微微颔,转身朝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内,联盟各势力的科研负责人陆续到场。
他们中有些人神情谨慎,有些人则带着几分期待。
烈风坐在角落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显然对这场会议并不抱太大希望。
“很多人担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分享,会削弱自身优势。”
星耀开门见山,“但我必须提醒各位,我们面对的不是彼此,而是更广阔的宇宙。
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整体展,那和平也只是短暂的幻象。”
一名来自北方战区的科学家皱眉道:“可是,技术泄露的风险呢?一旦关键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星耀走到全息投影台前,调出一串数据流:“这正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建立统一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
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和分类的技术,才会进入共享数据库。
同时,我们会设立多重权限机制,确保核心技术不会轻易外泄。”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更重要的是,科技共享不是单方面的牺牲,而是一种共赢模式。
你们每一份贡献,都会换来其他领域的突破成果。
比如,你们可能掌握先进的能源转换系统,但未必了解生物修复技术。
而另一方或许正好相反。
这种互补性合作,才是我们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
一番话让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陷入了沉思。
“我支持这个计划。”
伊莎贝拉率先表态,“我的团队愿意提供最新一代纳米修复系统的完整资料,并开放部分实验数据供联盟研究。”
她的言仿佛打开了局面,几位科学家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参与其中。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各方代表轮流展示了各自的科技成果。
从新型能量护盾到量子通信增强装置,从生态再生技术到人工智能作战模拟系统,每一项都令人惊叹。
然而,问题也随之浮现。
一些成果因过于前沿,短时间内难以评估其实际价值;也有部分科研人员对跨势力合作存在顾虑,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被他人捷足先登。
“我们需要一个交流平台。”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提议,“不仅仅是展示,还要有互动、讨论、甚至共同研的机会。”
星耀对此早有准备:“我已经下令在‘曙光’空间站设立‘星际科技论坛’,作为联盟内部的科研交流中心。
每月将举办一次技术研讨会,鼓励不同势力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攻关。”
这一决定迅获得了广泛支持。
随着会议推进,一项新的议题浮出水面——如何解决技术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兼容性难题。
“我们的等离子引擎无法直接适配他们的燃料系统。”
一名机械工程专家皱眉道,“如果强行整合,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那就一起解决。”
星耀毫不犹豫地说,“这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否真正实现协同进步的考验。”
他随即下令成立联合技术攻坚小组,由联盟内最顶尖的工程师组成,专门负责处理此类技术壁垒。
会议结束后,星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