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再次升起,将金色的光辉洒满历经战火洗礼的清河县城。硝烟虽未完全散尽,但空气中已然多了几分新生的气息。城头上,那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宣告着这座被日军占据多年的县城,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城内最大的广场——原日伪时期的所谓“皇军广场”,此刻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独立第一旅正在这里召开盛大的祝捷暨总结表彰大会。除了必要的警戒部队,各团营均派代表参加,更有无数闻讯赶来的县城百姓,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难以抑制的激动。
广场一侧,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陈征、赵铁鹰等旅部领导,以及各团主官肃然而立。台下最前方,是整齐列队的功勋单位和英雄模范代表,他们胸佩大红花,昂首挺胸,接受着全旅官兵和人民群众崇敬的目光。王小栓赫然在列,他因为作战勇敢,特别是在巷战中击毙两名日军,并与班组一起缴获一挺轻机枪,被评为“战斗模范”,胸前的红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激动得脸颊通红,努力挺直尚显单薄的身板。
然而,大会的第一项议程,并非庆功,而是追悼。
陈征走到台前,目光沉痛地扫过全场,声音低沉而有力:“同志们,乡亲们!在我们欢庆胜利的时刻,我们绝不能忘记,为了今天的解放,有多少优秀的战友,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
全场瞬间肃静,连风声都仿佛停滞。
陈征缓缓念出了一份长长的、沉重的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壮烈的牺牲。从最初跟随他深入敌后的老骨干,到刚刚参军不久的新兵;从冲锋陷阵的步兵,到操作火炮的炮兵,再到深入虎穴的侦察兵……名单念了许久许久。
每念出一个名字,台下就有相应连队的官兵红着眼眶,攥紧拳头。王小栓听到了好几个熟悉的名字,包括那个在突破城墙缺口时倒在他前面的同乡,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混合着脸上的尘土。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清河的解放!他们的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全体都有——脱帽!默哀!”
上万人齐刷刷脱下军帽或低头致意,广场上寂静无声,只有无尽的哀思在空气中流淌。这一刻,胜利的喜悦被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所有人都深刻理解了“胜利来之不易”这六个字背后,那沉甸甸的分量。
默哀结束。陈征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烈士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未竟的事业,将由我们来完成!现在,我宣布,清河战役,我军共歼灭日军守备队及增援部队共计六百余人,其中击毙守备队长岛田少佐以下军官十一名;歼灭、俘虏、接受伪军起义、投诚共计一千二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
随着他的宣布,广场另一侧,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向所有人展示着这场胜利的丰厚果实:一排排擦拭一新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甚至还有几挺珍贵的九二式重机枪;一门门山炮、步兵炮、迫击炮昂首向天,炮身上的烤蓝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堆积的弹药箱、粮食袋、被服、药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门相对完好的日制92式步兵炮和一大捆由周海涛提供的、极其详尽的清河县城及周边地区城防工事图纸。这些图纸,对于研究日军防御体系和未来我军攻城作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陈征的声音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通过这次攻坚战,我们独立第一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从过去主要以游击、伏击、破袭为主的作战模式,成功地转向了大规模、正规的城市攻坚作战!我们的炮兵,展现了毁灭性的火力;我们的步兵,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突击精神;我们的工兵、侦察兵、通讯兵,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协同能力!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