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通讯科的帐篷里,常超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六小时。桌上散落着写满数字和符号的草纸,几个空了的茶缸里积着厚厚的茶垢,唯一的一盏煤油灯因油料不足而忽明忽暗。
“科长,您休息会儿吧。”副手小刘担忧地劝道,“这样熬下去身体受不了。”
常超头也不抬,手指在一堆电文纸上快速移动:“就快有眉目了...这个编码规律...”
他正在研究的是一份缴获的日军密码本和大量过往电文。这些材料来之不易,是利刃小队在一次突袭中从日军指挥部抢救出来的,为此牺牲了两名队员。
几个月来,常超带领通讯科日夜钻研,但日军的密码系统极其复杂,进展缓慢。直到最近,通过对比大量电文,常超发现了一些微妙规律。
“看这里,”他突然激动地指着一组电文,“每次日军联队级调动前,都会出现这个代码组合,虽然位置不同,但前后文结构相似!”
小刘凑过来看,却一头雾水:“这不就是普通的调度用语吗?”
“不!你看第二次出现时的变化...”常超兴奋地讲解着,眼睛因过度疲劳而布满血丝,却闪着异样的光芒。
就在这时,电台信号灯突然闪烁——有电文传入。
小刘迅速记录,脸色渐渐凝重:“科长,是日军通讯,加密等级很高。”
常超接过电文,只看了一眼就猛地站起身:“就是这个!我明白了!”
他激动地在帐篷里踱步,手指在空中比划:“我一直在找他们的日期编码规律!原来他们用的是天皇年号加干支的组合变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常超像换了个人似的,精力充沛地工作着。他对照密码本,参考过往电文,尝试破译那份新截获的电文。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
突然,他停下笔,深吸一口气:“破译出来了!”
小刘迫不及待地问:“内容是什么?”
常超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是日军第23联队的调动命令!三天后,他们将从平遥转运一批重要物资到太原,包括药品、电池和通讯设备!”
帐篷里顿时沸腾了。这是第一次成功破译日军联队级单位的通讯,而且内容如此重要!
常超立即带着破译结果去见陈征。
陈征正在与参谋们研究地图,见常超进来,打趣道:“常科长,是不是又发现鬼子什么秘密了?”
常超郑重地递上电文:“师长,我们突破了。这是日军第23联队的物资运输计划。”
陈征接过电文,只看了一眼就神色大变:“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常超自信地回答,“我们验证了编码规律,交叉比对了过往电文,确信破译准确。”
陈征立即召集作战会议。根据常超提供的情报,日军运输队将经过老鹰嘴一带,那里地势险要,适合打伏击。
“药品!电池!通讯设备!”参谋长兴奋地说,“这些都是我们最急需的物资!”
作战处长却提出疑问:“情报是否可能是日军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常超立即回应:“可能性极小。这套密码系统非常复杂,日军自信我们无法破译,不会为此冒险。而且电文内容细节丰富,符合日军一贯的通讯风格。”
陈征沉思片刻,最终拍板:“打!但要做两手准备。利刃小队提前侦察,确认情报真实性。”
任务自然落在了赵铁鹰肩上。他带领利刃小队连夜出发,前往老鹰嘴一带侦察。
“队长,常科长这次靠谱吗?”小陈一边行军一边问,“万一又是白跑一趟...”
赵铁鹰语气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