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城解放的第三天,一场盛大而庄严的祝捷庆功大会在市中心广场举行。
尽管城市依旧满目疮痍,但人们努力用红旗、彩带和标语装点出喜庆的气氛。
阳光普照,独立第一师各部队代表、起义官兵代表以及越来越多的市民聚集在广场上,人声鼎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胜利的自豪。
主席台上,陈征、李云龙、王树声等师长悉数在座。
他们看着台下精神抖擞的部队和欢欣鼓舞的群众,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但仔细看去,那笑容背后,都隐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沉重。
大会按照议程进行。
表彰英雄模范,授予功勋部队锦旗,起义官兵代表马老三(马国栋)上台言,表达重获新生的激动和追随革命的决心……会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王小栓作为战斗模范,胸佩大红花,站在受表彰的队伍里,心情激动不已。
他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像在梦里。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主席台,注意到孙猛团长常坐的那个位置空着时,心里不由得“咯噔”
一下。
孙团长负伤后,他一直没机会探望,只听说是腿伤,难道……
就在庆功大会接近高潮,即将由陈征师长做总结讲话时,会场的气氛却陡然一变。
军乐队的演奏戛然而止。
会场上的欢声笑语也渐渐平息下来。
所有人都注意到,陈征师长缓缓站起身,走到台前,他的脸上没有了丝毫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悲痛和肃穆。
李云龙政委和王树声参谋长也神色凝重地站在他身后。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人们心头。
陈征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上万名官兵和群众,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低沉而清晰,却带着千钧重量:
“同志们!
乡亲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辽源战役的伟大胜利!
这是值得所有人为之骄傲和欢呼的时刻!”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变得更加沉痛:
“但是,在我们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忘记——这胜利,是用什么换来的!”
“它,是用我们无数战友、无数英雄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拿起一份厚厚的、边缘似乎都被捏得有些卷曲的文件,那是一份墨迹未干的烈士名单。
“现在,我代表独立第一师师部,宣读在此次辽源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部分连级以上干部名单。”
全场死寂,连风声都仿佛消失。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陈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开始念出那一个个沉重的名字:
“师直属侦察团,一营副营长,耿彪同志……”
“第1团,一营营长,吴大山同志……”
“第2团,三营教导员,赵永刚同志……”
“第3团,工兵连连长,周福贵同志……”
……
每一个名字念出,台下对应的部队方阵中,就会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这些名字背后,都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段段壮烈的人生。
他们是骨干,是英雄,是战友们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名单很长,陈征念得很慢,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力气。
台下的王小栓,听着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脑海中不断闪过战场上那些倒下的身影,眼眶早已湿润。
终于,陈征的念诵接近尾声。
他的手指紧紧捏着名单的最后几页,指节因为用力而白。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积蓄巨大的勇气,才能念出最后那几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