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第一师的骨架迅搭起,但一个强大的野战师,不仅需要精兵强将,更需要一个坚强、高效、互补的指挥核心。
就在部队整编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来自八路军总部和军区的一道道人事任命,如同及时雨般抵达,为这支新生主力师的指挥体系,注入了更为雄厚和正规化的力量。
先到来的,是新的师政治委员——李云龙。
此李云龙,非彼“李云龙”
。
他并非那个鼎鼎大名的、擅长打硬仗恶仗的猛将,而是一位资历深厚、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老红军。
他年纪比陈征稍长,面容清癯,目光温和却透着阅尽千帆的沉稳,一身洗得白的军装穿得一丝不苟。
他是带着总部的信任和殷切期望来的,目的是加强师一级的政治领导,确保这支锋芒毕露的利剑,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在简单却郑重的欢迎仪式后,陈征与李云龙在师部进行了次深入交谈。
“陈师长,你在清河打得好啊!
总部长多次表扬,说你们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了战略反攻的气势!”
李云龙握着陈征的手,语气真诚而有力。
“李政委,过奖了。
这是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总部和军区正确领导的结果。”
陈征谦逊地回答,同时也在仔细观察着这位新搭档,“部队刚刚扩编,千头万绪,特别是政治工作和思想建设,迫切需要您这样经验丰富的领导来掌舵啊。”
李云龙摆摆手,神色认真起来:“军事上,你是一把好手,我绝不干涉你的指挥。
我的任务,就是帮你把好政治关,管好思想,带好队伍,激全体官兵最大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我们分工合作,把这支主力师带成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衷心拥护的铁军!”
简单的几句话,展现了李云龙清晰的定位和务实的作风,让陈征心中安定了不少。
一个懂军事、不越位、又善于做人的工作的政委,是军事主官最大的幸运。
紧接着,师参谋长的人选也尘埃落定——王树声。
这是一位从抗大毕业,受过系统军事教育,长期在参谋岗位上工作的“学院派”
干部,思维缜密,精于图上作业和战役策划。
他的到来,极大地弥补了陈征部队在正规化参谋业务方面的短板。
王树声一到任,就扎进了师部作战室,对着巨大的地图和刚刚汇总上来的各部编制、装备表,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
他很快便拿出了一份详尽的《独立第一师初期整训及战力评估计划》,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让陈征和赵铁鹰都眼前一亮。
“老王,有你这位大参谋长在,我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赵铁鹰拍着王树声的肩膀,由衷地说道。
他本人被任命为师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正好可以在王树声的带领下,进一步系统学习大兵团作战的参谋业务。
与此同时,原旅部的老弟兄们,也迎来了他们军旅生涯的新台阶,各自独当一面:
赵铁鹰,除了担任副参谋长,因其沉稳干练,还兼任了师直属警卫营的营长,负责师部核心安全。
孙猛,因在清河战役中指挥一团勇猛果敢,战功卓着,正式晋升为新编第1团团长。
这个主力团,依然是全师的刀尖。
原二团长、三团长也分别担任了新编第2团、第3团团长。
而高胜寒,其率领的侦察营在多次战斗中,尤其是清河战役的“利刃”
行动中表现惊艳,总部特批,侦察营扩编为师直属侦察团(虽名义为团,但人员更精干,装备更特殊,实际上是一支集侦察、特战于一体的精锐力量),高胜寒任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