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兵力,组织了一次凶猛的反扑。
最激烈的战斗生在平原重镇龙泉驿。
日军一个联队在坦克掩护下,向刚刚光复的镇子起猛攻。
八路军缺乏反坦克武器,战斗异常艰苦。
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燃烧瓶甚至肉身与铁甲搏斗。
关键时刻,民兵挥了奇效。
他们挖掘反坦克壕,设置路障,甚至明了“粘坦克”
的土办法——用强力胶水粘住坦克观察窗。
一辆日军坦克就这样成了“瞎子”
,最终被爆破组摧毁。
激战三天后,日军被迫撤退。
龙泉驿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八路军已经能够在平原地区与日军正面抗衡。
随着攻势推进,根据地的面积不断扩大。
许多分散的游击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巩固的解放区。
“我们不仅恢复了失地,还扩大了根据地,”
陈征在阶段性总结会上说,“但这只是开始。”
夏季攻势的最大收获不是土地,而是信心。
战士们现,日军并非不可战胜;群众看到,抗战胜利的希望越来越大。
一天,老王庄来了个特殊客人——一个从敌占区逃来的知识分子。
他握着陈征的手激动地说:“我在那边就听说八路军反攻了,今天亲眼看到解放区的气象,才知道传言不虚!”
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地盘扩大,兵源和物资更加充足。
许多青年踊跃参军,群众积极支前,根据地的抗战力量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攻势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平原作战经验不足,协同配合有待加强,特别是对新解放区的治理需要探索。
“打仗容易治国难,”
陈征告诫干部们,“要把新解放区建设好,让群众真心拥护我们。”
夏季攻势持续了两个月。
当秋风初起时,八路军已经收复了大片失地,并将根据地边界向前推进了数十公里。
这不是决定性的胜利,但却是重要的转折。
它证明八路军已经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虽然只是局部的、试探性的。
夜幕降临,新解放区的村庄里亮起了灯火。
扫盲班、村民大会、选举活动一种新的生活正在这些刚刚摆脱日寇铁蹄的土地上展开。
而在更远的地方,日军的据点灯火通明,守军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知道,八路军的夏季攻势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抗战的旗帜正在高高飘扬。
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城镇,抗日的力量正在成长,正在壮大。
夏季攻势的号角已经吹响,而这仅仅是全面反攻的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