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和通讯兵。
他们是分散部队的神经中枢,是战略意图实现的保障。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一支部队成为孤军,甚至全军覆没。
通讯兵们表情严肃,动作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个接头,每一根线缆。
他们肩上的压力,丝毫不比冲锋陷阵的战士轻。
后勤部门将最后筹集到的炒面、炒豆子分给每一个战士。
量不多,仅能维持数日,后续的补给,很大程度上要靠从敌人手里夺取。
军工所留下的技术人员,则抓紧时间帮战士们检修枪支,尽可能多地复装子弹。
在这片紧张忙碌的气氛中,也有一些短暂的、无声的告别。
李铁锤带着兵工厂最后一批技术人员和核心设备,将要跟随一支小部队向更深的山里转移,而不是随主力跳往外线。
他找到陈征,将一把精心打制的、适合近距离搏斗的短刃塞到他手里:“司令员,带着这个!
外线凶险,多保重!”
陈征接过短刃,重重握了握李铁锤满是老茧的手:“老李,你们也要保重!
保护好咱们的家底,等我们回来!”
野战医院的方向,白景琦正领着医护人员,将最后一批重伤员向更加隐蔽的洞穴转移。
她看到队伍即将开拔,匆匆跑了过来,脸上还沾着血迹和灰尘。
她没有找到陈征,而是看到了队伍中许多熟悉的面孔,那些她亲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战士。
她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重复的、带着颤音的叮嘱:“小心……一定要小心……都活着回来……”
战士们看着这位他们敬重的“白大姐”
,重重地点头。
夕阳再次西沉,给整装待的部队披上了一层血色的光辉。
陈征最后看了一眼根据地核心区的方向,那里已经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但他知道,火种并未熄灭。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过身,面向即将奔赴的茫茫敌占区,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出!”
没有嘹亮的军号,没有激昂的口号。
数千人的队伍,如同无声的洪流,以连排为单位,分成数路,利用地形的掩护,向着日军包围圈的结合部或薄弱环节,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苍茫的夜色之中。
他们带着决死的意志,也带着生的希望,主动投向敌人后方的惊涛骇浪。
外线出击的序幕,就此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