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峪的清晨被急促的哨声打破。
陈征披衣而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作战室。
墙上地图已经标注了最新敌情:日军第四旅团主力距离根据地不足三十里,兵分三路,来势汹汹。
"
报告!
"
赵铁鹰风尘仆仆地冲进来,"
中路日军约两个大队,配有装甲车,正向我粮仓方向推进!
"
陈征眉头紧锁。
粮仓储存着根据地过半的粮食储备,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
高胜寒呢?"
"
高营长已经带利刃前出设伏。
"
赵铁鹰指着地图上一个隘口,"
就在这里,一线天。
地形狭窄,装甲车施展不开。
"
陈征点点头。
高胜寒的选择很明智,一线天易守难攻,是迟滞日军的理想地点。
"
通知高营长,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中路日军至少二十四小时。
"
陈征下令,"
另外,告诉李云龙,按计划行动,一定要保住兵工厂!
"
命令迅传达下去。
陈征则亲率独立团主力,迎击东路日军。
这支日军约一个联队,目标是根据地核心区,意图直捣黄龙。
行军途中,侦察兵不断传回情报:日军装备精良,配有山炮和骑兵;行军度很快,预计午后就会与独立团遭遇。
"
团长,正面硬拼我们占不到便宜。
"
常忧心忡忡地说。
陈征早有准备:"
不硬拼,我们智取。
"
他指着地图上一处河湾,"
就在这里设伏。
日军必须过河,我们半渡而击之!
"
部队立刻行动起来。
工兵排连夜在河岸埋设炸药;炮兵连隐蔽在制高点;主力部队则埋伏在河对岸的密林中,静待日军上钩。
午后,日军先头部队果然出现在河对岸。
他们谨慎地派出侦察兵,检查桥梁是否安全。
确认无恙后,大队人马开始有序过桥。
"
再等等"
陈征通过望远镜观察,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当日军约一个中队渡过河流,主力正在桥上时,他猛地挥下手:"
打!
"
"
轰!
"
一声巨响,工兵排引爆了预先埋设的炸药,木桥瞬间断成两截!
正在过桥的日军如下饺子般掉进河里,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几乎同时,埋伏的机枪开火了!
子弹如雨点般泼向已经渡河的日军中队。
这些日军猝不及防,顿时死伤惨重。
"
八嘎!
反击!
反击!
"
日军联队长在河对岸歇斯底里地吼叫,但为时已晚。
渡河的日军中队很快被全歼,而主力被河水阻隔,只能隔岸兴叹。
"
撤!
"
陈征见好就收,命令部队立即转移。
日军炮火很快覆盖了独立团原来的阵地,但只炸到了空气。
这一仗,独立团以轻微代价歼敌两百余人,成功挫败了东路日军的进攻锐气。
更重要的是,为根据地转移群众和物资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晚,部队在预定地点休整。
陈征刚坐下歇口气,一个通讯员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