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的棋盘。
随后几天,通过这条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渠道,一些关于欧洲战场细节、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况,甚至盟军对日战略评估的零星信息,被传递回来。
师部参谋处将这些信息与己方情报进行比对分析,虽然很多内容宏观而模糊,但依然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例如,一份关于盟军轰炸日本本土工业设施效果的分析,让陈征和王树声更加坚定了展己方军工、减少对外依赖的决心。
而关于日军在太平洋岛屿战斗中战术特点的描述,也为他们研究未来可能面对的更精锐日军提供了参考。
当然,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oss提供的情报有时明显带有诱导性或有所保留,试图影响八路军的作战方向。
常和他的团队在陈征的指示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
“想要我们替他们牵制更多的华北日军,减轻太平洋压力?”
陈征在一次讨论中冷笑道,“想法不错,但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哪里,得由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能由他们遥控。”
尽管如此,这扇悄然开启的、通往外部世界的小窗,其意义依然重大。
它让独立第一师的领导者们意识到,他们并非在孤军奋战,他们的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认知,带来了更强的使命感和更坚定的信心。
“国际局势对我们越来越有利了。”
陈征在一次师党委会上总结道,“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我们自身的展。
但同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把胜利的基础,牢牢建立在我们自身力量的壮大之上。”
有限的合作,如同在封闭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气窗,既带来了新鲜空气,也需提防窗外的风雨。
独立第一师,正以日渐成熟的姿态,在这错综复杂的国际棋局中,谨慎地落下自己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