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宗棠的牺牲,如同一块投入北地心脏的炽热烙铁,带来的不仅是剧痛,更是将所有人骨子里的血性与决绝彻底激。
奉垣霍府内,悲伤被迅转化为冰冷彻骨的战意。
霍聿枭口中的“龙魂”
计划,不再是纸面上的构想,而是化作了一道道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的命令,传向北地各个隐秘的角落。
在奉垣以北,燕山山脉深处,几处从未在任何地图上标注的庞大洞库大门缓缓开启。
隐藏于此的,并非更多的“龙吟”
战车,而是北地倾尽资源、在绝密状态下筹建的远程战略打击力量的雏形——代号“龙魂”
的远程火箭炮实验部队,以及与之配套的、经过沈未央和顾宗棠多年理论积累、此刻正由沈未央带领团队进行最后总装的实验型电磁轨道炮!
这,才是霍聿枭应对危局的最终底牌。
实验室已变成了临时的总装车间。
沈未央眼中布满血丝,却异常沉静。
他手中拿着顾宗棠用生命换回的数据记录仪,里面的每一个参数,都如同挚友在耳边的最后嘱托。
他根据这些宝贵的实战数据,对电磁轨道炮的能源模块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近乎残酷的优化。
“能源输出稳定性提升百分之十五,充能时间缩短零点八秒。”
沈未央对着参与总装的工程师们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宗棠用命换来的时间,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
他没有时间悲伤,只能将所有的情绪压入心底,化作推进技术突破的疯狂动力。
在顾宗棠遗志的加持下,原本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电磁轨道炮,终于跨过了最后的门槛,进入了待射状态。
它的目标,将是旅关外海那些不可一世的钢铁巨舰。
连湾至旅关的陆上防线,已到了最残酷的阶段。
日军的报复性炮击稍有减弱,数艘运兵船便在驱逐舰的掩护下,强行冲向几处预设的登陆滩头。
“开火!
把所有子弹都打出去!”
秦穆亲临最前线,手持冲锋枪,在战壕中嘶声怒吼。
北地士兵们依托着匆忙构筑的工事和反登陆障碍,用步枪、机枪、手榴弹,甚至是集束手榴弹,顽强地阻击着试图涉水登陆的日军士兵。
海面上,日军的舰炮为登陆部队提供着火力支援,炮弹不断落在滩头阵地后方,试图切断增援和补给。
北地士兵每打退一波进攻,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防线摇摇欲坠,多处被突破,陷入了惨烈的白刃战。
秦穆身上已多处负伤,依旧死战不退。
他知道,每多坚守一分钟,就能为奉垣的“龙魂”
计划多争取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就能为旅关残存的守军多分担一丝压力。
战局,在鲜血与牺牲中,艰难地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与此同时,远在东海那座无人荒岛上,霍云苓的处境也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在等待救援无望、生存物资日渐耗尽的情况下,霍云苓带着钱掌柜和几名船员,决定向岛屿深处探索,寻找水源和食物。
在穿过一片茂密的、与岛上其他植被迥异的灌木丛后,他们意外地现了一处裸露的岩壁。
岩壁在阳光下,闪烁着一种奇异的、非金非石的幽蓝色光泽。
霍云苓这些年在新学及沈未央的影响下,见识早远常人。
她小心翼翼地用随身的小刀刮下一些粉末,在指尖捻动,又对着阳光仔细观察,脸色骤然一变!
“这是……铼?伴生有钽、铌……还有放射性元素特征……这不可能!”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铼,是制造喷气动机叶片、耐热合金等
